关于ZAKER 合作
车叫兽 09-08

800V SiC 高压平台成为业内“风向标”,这几款国产车的技术高度不输保时捷!

续航焦虑这个词儿近两年提及的频率越来越少,但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之间的补能效率差依然存在,800V 高压平台已经成为车企青睐的新方向,今天就来聊一聊在购车决策中 800V 高压平台的权重应该如何衡量,一篇文章,帮你了解这个让所有车企疯魔的四个字符—— 800V。

什么是 800V 平台

续航焦虑一般由续航里程不足与补能效率不足这两方面组成,前者伴随着电池技术的提升有了多种解决方案,毕竟目前销售的主流车型基本能达到 400km 以上的官方标定续航,只要肯花钱,总归能买到超过焦虑阈值的里程数。对后者的解决方案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个是推广换电模式,但标准很难统一,同时前期投入和后期运维成本压力巨大,另一个则是重仓 800V 高压平台,这也是多数主机厂更青睐的选择。

提升充电速度的路径有两种,或者是提高电压,或者是加大电流,虽然已经将物理还给了老师,本小编的脑回路中还是记得功率 = 电压 * 电流这个公式。

那么提升功率,应该强调电流还是电压呢?这又得有个物理学的名词——焦耳定律,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也就是说电流在通过各种导体的时候必然会产生一个物理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老式的白炽灯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工作。如果采用了低电压大电流技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会有这三项关键指标,与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当电阻数值恒定时,电流强度越大以及通电时间越长,整个充电过程中的热管理难度就越高,即便提升线束、电池技术等,也还是容易出现不可控的风险,同时你充过来的电量还会在发热上损耗掉,相当于咱们小学数学里的经典算术题,一个水龙头放水,一个水龙头排水……

鉴于此,把当前主流的 400V 电压平台提升到 800V 高压平台,也就是在此前的公式里调整电压,变量是怎样的呢?

同样的功率,电压升高一倍,相当于单位时间的通过电流降低一半,然后发热量就能降低到原本的四分之一,充电效率提升了,充电时的热损耗减少了,也能更出色地做好热管理,可谓是当下阶段的最优解。

把 800V 的技术高度打下来

当前全球已经推出和确定会推出 800V 高压平台的汽车品牌超过 20 家,包括了比亚迪 e 平台 3.0、小鹏扶摇架构、吉利 SEA 浩瀚平台、现代 E-GMP、奔驰 EVA 等,开启先河的第一款 800V 高压平台量产车是保时捷 Taycan。

以保时捷 Taycan 为例,它的充电功率能够提升到 350kW,在 22.5 分钟内电量从 5%充到 80%,而 400V 电压平台的电动车如果想要做到这个功率,那么电流需要增加到接近 1000A,例如特斯拉的特斯拉 Model S/X,能够承受的极限电压也就是 600A 上下(充电功率的极限是 240kW)。

从 400V 到 800V 的背后是整个体系的迭代,包括电机、电源转换器、电池、车载充电器、高压加热器、线束、插头、电压转换器、空调等全部得符合新的电压标准,其中又以 SiC 功率器件的规模化应用最为关键。

400V 平台会以硅基 IGBT 作为主导,而 SiC 功率器件则是把碳原子加入高纯度硅晶结构之中,这里又回到了初中化学的领域,在元素周期表里,碳(C)位于第二周期第 IV A 族,硅(Si)位于第三周期第 IV A 族,原子最外层都是 4 个电子,比如碳的单质里,石墨就具备绝佳的导电性,那么一旦碳与硅之间形成了共价键,就能够同时拥有极高容量以及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通过这样的处理,SiC 器件就能够突破传统硅基材料的极限,体积更小,密度更大(元素周期表里碳在硅上面),不光能够带来更高的高温高压耐性,还能够减小模块体积,降低重量,提升续航能力,当然更先进的技术也会带来更大的 " 负担 ",价格更贵。

相信伴随着更多的企业密集布局,车用 SiC 的价格必然会下降,从技术和理论上来看,这的确是一个正确的方向,碳化硅赛道上的玩家越多,内卷越严重,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是幸事。特别是无数中国半导体企业正在加大投资,大家一定不要忘记一个定论,一个 " 高贵 " 的产品只要 "Made in China" 了,那么必然会在更低的成本之下做出更好的产品。

那么除了保时捷 Taycan 之外,目前有哪些产品已经应用了 800V 高压平台呢?

已经上市的,我推荐它们

小鹏汽车第一台应用了 800V 高压平台的是 G9,扛起销量的当属小鹏 G6,这台在 2023 年 6 月上市的车型在今年 8 月交付了 7068 台,环比增长 80%,作为强劲的数据支撑,让小鹏汽车连续两个月交付破万。

上市四天订单达到了 2.8 万,45 天完成交付万辆,基本实现了它的战略使命。

小鹏 G6 的指导价格区间为 20.99 万 -27.69 万元,共推出 5 款车型可供消费者选择,作为扶摇架构下的首款战略车型,它采用全域 800V 高压 SiC 碳化硅平台并标配 3C 电芯,实现最快 10 分钟充电,续航增加 300km 的补能效率,同时搭载行业唯一量产的 XNGP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以说是在新能源车最关键的续航与智驾两个层面,都做到了极致。

关于充电效率,也是它的强项,此前做过一次测试,即便在 180kW 的第三方充电桩,它也能够在 5 分钟内充进去 11.32 度电,补能 85km,明显优于对比车型,同样的充电桩,小鹏 G6 的平均功率达到 135.84kW,而对比车型是 89.88kW,当然如果能够用上 S4 超充桩,它的效率还能更高。

然后说说轿车,自然是首推昊铂 GT,近期它新上市了三款 710 版本车型,分别是 710 后驱超充版、710 后驱超充七翼版和 710 后驱超充 Pro 版,拥有 710km 的超长续航,亦能够依托 800V 高压平台实现 15 分钟超充 450km 的快速补能表现。

有趣的是,昊铂品牌会注重 " 两条腿走路 ",不光属于 800V 高压平台阵营,它还推出了换电车型,并依托埃安在广州建设的 A480 超充桩,将平台的补能潜力完全释放,考虑得相当周全。

即将上市的,我建议关注它们

合创 V09 是全球首款标配 800V 高压系统,同时提供 4C 超级快充的量产 MPV,它主打的就是纯电 MPV 这一蓝海领域。

根据官方的数据,常规版本它的峰值充电功率能够达到 158kW,支持 4C 超充的高阶版本则能够达到 380kW 的峰值快充功率,同样具备超乎寻常的效率。

同时,这台 MPV 还是全球首台搭载激光雷达的 MPV,配备 H-VIP 3.0 智驾互联系统,实现 37 项 ADAS 行车辅助功能以及高速 NOA 领航功能,车内则提供了 10.25 英寸 LED 仪表 +14.6 英寸 LED 中控大屏 +12.3 英寸副驾屏 + 超高分辨率 17.3 英寸二排吸顶屏的组合,可以说进去之后发现除了豪华之外,全是屏幕,可谓华丽到了极致。

目前这款产品还未上市,我比较看好未来销量,毕竟空间够大,配置主打一个量大管饱,还有出色的三电技术,可以说中大型 MPV 里又要来一匹黑马了。

依靠增程路线成长为造车新势力领头羊的理想汽车同样也看好 800V 高压平台,据悉它会在 2023 年开启量产交付首款纯电车型——理想 W01,官方命名理想 MEGA。

新车会采用 800V 高压平台,搭载 4C 麒麟电池,随之而来的还有 4C 超级充电站,理想汽车 CEO 李想更是宣称:"W01 造型不会与埃尔法相类似,上街比法拉利拉法还要瞩目。"

距离第四季度已经没多久了,我想这款备受瞩目的产品将很快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

写在最后

新技术的到来必然会面临技术内和技术外的挑战,从当前大环境来看,是否具备 800V 高压平台车型的开发能力已经成为技术竞赛的关键一环。除了今天提及的几款车型,还有更多的产品已经在售或者蓄势待发。

当然,充电效能不光要车,还得取决于电网容量,当前绝大多数的充电桩其实是不能够百分百达成 800V 架构下的充电功率的,电网能否大范围升级优化,这又与基建挂钩,相当于刚刚布局了 400V 的充电桩,就要重新对电网进行调配,对 " 基建狂魔 " 的底蕴略有挑战。

不过别忘了,800V 的车即便去非 800V 体系的充电桩补能,它的充电功率也会明显领先,更快,自然也会更少焦虑。

我想,当成本与价格能够满足消费者想象的时候,你很难拒绝一台来自 800V 高压平台的车型,毕竟,这是当前最具性价比也最具实际意义的续航解决路线。

【申明 : 本文不含任何商业软性植入】

车叫兽

车叫兽

有趣有料更有态度 你喜欢的车叫兽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