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智东西 09-04

上山下海,360 收获 AI 大模型「第一桶金」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三北

编辑 | 漠影

随着 " 百模大战 " 深入爆发,已经有一批企业打进了 " 入围赛 "。

智东西 9 月 3 日报道,9 月 1 日下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开发布第二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信息公告。公告显示,360 智脑文本生成算法、360 智脑文本生成服务算法及 360 智脑图像生成算法均已完成备案,将面向全社会开放。

▲ 360 智脑文本、文本服务及图像生成算法通过备案

国内头部安全厂商三六零(简称:360)于今年 3 月 29 日推出了 360 智脑 1.0 版通用大模型,并落地搜索场景,随后陆续迭代出多模态、逻辑推理等十大核心能力及行业大模型。创始人周鸿祎更是国内率先对大模型做出反应的大佬,现在 360 智脑首先成为通过备案的 " 持证上岗 " 玩家,与此同时,关于 360 智脑商业化的最新信息也首次披露。

根据 360 最新发布的 2023 上半年财报,公司自研的 "360 智脑 " 大模型已为公司创收 2000 万元,这代表着其叩开商业化大门的第一脚。

率先通过备案,收获 " 第一桶金 ",360 自研大模型有什么独特之处?在 " 百模大战 " 深水区,安全起家的 360 如何进行 AI 投资和布局,打造护城河?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首批完成备案提交,360 自研大模型收入 " 第一桶金 "

360 智脑是 360 自研认知型通用大模型。此前,根据国家七部委联合公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360 智脑已首批完成备案提交。

根据公告,360 智脑文本生成算法应用于文本生成场景,根据输入的文本,结合意图识别,生成文本回复,应用产品主要为 360 搜索(网站);360 智脑文本生成服务算法应用于文本生成场景,服务于文本生成和对话问答类企业端客户,根据用户提出的问题,实现知识问答、多轮对话、逻辑推理;360 智脑图像生成算法则应用于图像生成场景,根据用户输入的文本、图片信息,结合图像生成模型,生成与输入相关的图片,应用产品主要为 360 鸿图(网站)及 360 智脑(网站)。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 2023 年上半年最新财报数据,新兴业务 "360 智脑 " 大模型已为公司创造近 2000 万元相关业务收入,可以说是 360 在大模型新业务的 " 第一桶金 "。

可以看到,作为国内首家披露大模型产品收入的大企业,360 智脑已经展现出大模型产品订阅式服务模式变现的潜力。

大模型技术创收的背后,是 360 在研发方面的真刀实枪投入。

根据财报,360 上半年研发费用为 15.60 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 34.64%,同比 2022 年上半年提升 1.21 个百分点,相较 2021 年上半年提升近 3.59 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高研发投入占比。可以对比互联网领域比较高的水平,比如百度、网易 Q2 研发投入的占比分别约达到 19%、16%,而 360 的研发投入占比更高。

▲ 360 在 2023 年上研发投入占比情况

据悉,360 在近 20 年的发展进程中投入了近 200 亿。落实到成果,其聚集 2000 多名安全专家,积累 2000PB 的安全大数据,建立了 " 云、端、数、智、人、运营体系、服务能力 " 七大核心优势。

而聚焦到 " 智 " 这一维度,财报显示,360 不仅推进了 "AI+ 安全 " 的产品落地和应用,还推动 AI 大模型为更广泛的行业赋能。

如下图所示,目前,360 人工智能大模型不仅通过 360 智脑为企业提供服务,其还依托 360 智脑,拓展搜索、浏览器、图片创作、视频创作、桌面办公、内容创作、数字化、多模态等多场景的 "AI+ 产品应用 "。这些矩阵化的产品,为其实现进一步的 AI 技术商业化落地提供了抓手。

▲ 360 计划将 AI 大模型接入全端产品(图源:360 财报)

二、大模型狂飙 100 天,360 智脑 " 上山下海 "

随着今年初 ChatGPT 火遍全球,AI 大模型引起了一众科技圈大佬的关注,360 董事长周鸿祎是对这次科技浪潮反应最快的大佬之一。他不仅率先提出 " 大模型将引领新的工业革命 " 观点,还亲自带领全公司以最快速度 All in AI。

▲ 360 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周鸿祎

360 在 AI 大模型领域的一系列动作体现了 " 中国速度 "。今年 3 月 29 日,360 推出了 360 智脑大模型 1.0 版本,并宣布将其落地在搜索场景。而后是紧锣密鼓地迭代,6 月 13 日,360 智脑大模型升级至 4.0,国内首发 " 文生视频 " 多模态功能,宣告具备生成与创作、阅读理解、多轮对话、逻辑与推理、代码能力、知识问答、多语种互译、多模态、文本改写、文本分类十大项核心能力。

▲ 360 智脑多模态 " 文生视频 " 功能演示(图源:360 发布会)

就在不久前的 8 月 9 日,360 智脑与八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基于 360 智脑大模型共创企业级大模型解决方案,次日发布了安全大模型。

这一系列实践的成果得到了我国权威机构的认证。据悉,360 在报告期内成为唯一通过工信部信通院 " 可信 AIGC 大模型测评 " 的国产大模型,并被授予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副理事长单位证书以及工信部电子标准院国家大模型专题组组长单位证书,参与编写大模型国家标准。

▲首个通过工信部信通院 " 可信 AIGC 大模型测评 " 的国产大模型(图源:360 发布会)

360 对 AI 技术的布局要追溯到 2015 年。彼时 360 创立的人工智能研究院,之后成为了 360 集团算法中枢,在自然语言理解、机器视觉与运动、语音语义交互等方面为公司 " 造轮子 "。

根据财报描述:" 作为国内头部的搜索引擎服务商,360 从早期的自然语言理解到跨模态搜索再到中文语言模型的预训练研究,从知识工程到机器视觉与运动,从图文跨模态到具备原生视觉 & 语言能力的多模态 GPT,为报告期内公司在大模型技术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360 自研的 AI 数字人技术平台(图源:360 发布会)

不仅加快攀登 AI" 硬科技 " 高山,360 还加快 AI 技术产业化落地。

一方面,360 的大模型技术快速落地到了互联网领域。另一方面,凭借互联网搜索、数字安全等领域的业务积累,360 也在加速 " 下数字化蓝海 "。

比如在数字安全领域,360 的 AI 安全实验室开发的 AI 安全类产品已能够面向市场和用户交付。根据财报,360 的 AI 安全实验室所开发的 AI 框架安全监测平台,已累计发现 Tensorflow、Caffe、PyTorch 等主流机器学习框架的漏洞 200 多个,其中提交给谷歌 Tensorflow 的漏洞数 98 个,包括 24 个高危、严重漏洞,在全球各大厂商中排名第一。

以此为基础,公司加强安全 GPT 方面的探索,打造了 " 安全问答专家 " 和 " 安全运营专家 " 两大核心场景,目前已在 360 内部及自有产品落地应用,包括本脑、终端、MSS、沙箱云、网络资产测绘等应用场景,并能面向市场和用户交付。

再比如在智能硬件领域,360 以 AI 视觉为核心的 SaaS 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接触 AI 大模型技术的机会。报告期内,公司的 360 视觉云等产品营收占比大幅提升,提升了整体业务盈利能力。其以 AI 视觉为核心的 SaaS 平台,在现有用户的摄像头设备基础上,基于一套硬件和底层服务,让中小微企业可以借助 AI+ 视觉的服务提升安全运维的升级,完成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提升竞争力。

▲输入文字需求,360 智脑就能精准匹配检测目标(图源:360 发布会)

凭借 " 上山下海 " 的一项项 AI 实战初步成果,360 成为当下国内 " 百模大战 " 中的第一梯队玩家。

▲ 360 智脑多项能力位列第一梯队(图源:360 发布会)

三、坚持走难而正确的路,360 要练就 " 八边形战士 "

AI 大模型正掀起产业数字化新蓝海,但 " 玩家 " 也面临技术与产业层面的重重挑战。

根据德勤的报告预测,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将从 2017 年的 6900 亿美元增长至 2025 年的 6.4 万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 32.1%,AI 产业的发展有望进入快车道。然而,多位产业人士告诉智东西,AI 大模型落地仍处于产业化初期,AI 大模型产业面临算力需求爆发、数据获取成本高、模型可解释性低、场景碎片化、行业与技术结合难、安全性与隐私威胁等众多挑战,横亘在 AI 大模型落地的理想与现实之间。

面向大势,360 提出 " 两翼齐飞 " 大模型战略,并打造 360 智脑大模型训练全程的八大优势。

根据 360 官方解释," 两翼齐飞 " 指一手抓核心技术研发,另一手抓优势场景落地。而面向激烈的产业竞争,360 从 AI 技术、数据、搜索增强、工程化、场景、内容安全、大模型安全、算力等方面建立八大优势。

▲ 360 智脑打造大模型训练全程的八大优势(图源:360 发布会)

根据 360 财报信息,在技术方面,360 是搜索出身,天然拥有发展大模型的技术基因,并长期跟踪 Bert、GPT 等自然语言处理(NLP)前沿技术发展,这从前文提及的 360 的 AI 研发历程中有所体现。

在数据积累方面,作为国内排名前二的搜索引擎服务商,经过十余年的业务积累,公司拥有了一套大规模、高质量、多样化的训练数据集。据称其数据量为 A 股第一,是第二名的 2 倍、GPT-3 的 14 倍。

在搜索增强方面,大模型与搜索引擎相互增强,可以解决大模型知识库滞后、知识理解模糊的问题,增强实时性、准确性和结果质量,有效解决大模型的 " 幻觉 " 问题。

在工程化调度方面,360 为全球 200 多个国家的 15 亿用户提供持续服务,拥有大流量、大用户量练就的工程化调度能力。

在多场景并行方面,周鸿祎称 360 拥有国内唯一可与微软 " 全家桶 " 比肩的全端应用,包括中国第一大浏览器 360 安全浏览器、中国第一大 PC 安全产品 360 安全卫士、中国第二大搜索引擎 360 搜索等。

在大模型安全方面,360 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安全公司,是国内大数据安全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创了大模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AISE",并率先对 OpenAI、谷歌等厂商的大模型开展安全风险评估。

算力储备方面,360 搭建了大规模高性能 GPU 算力中心,算力资源为 A 股第一,实现千亿参数模型训练的持续稳定运行。

正如周鸿祎在此前的演讲中说,中国进入百模大战,基础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应用场景的比拼。而为了坚持走难而正确的路,360 要将其打造为一个 " 八边形战士 "。

结语:上山下海,360 收获 AI 大模型 " 第一桶金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自今年 3 月底率先将大模型落地搜索场景,360 完成了 360 智脑从 1.0 到 4.0 版本的迭代,并紧锣密鼓地加快大模型技术与用户端、中小企业端、政府及企业端、安全领域的结合。最新的财报印证了 360 在技术领域真刀实枪的投入,也让产业看到其 AI 技术变现的潜力。

技术落地产业的模式跑通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玩家用算法、算力和数据乃至行业的多年积累厚积薄发。当下,随着 8 月 15 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中国 " 百模大战 " 也将从预热展走向正式角逐,从模型膨胀阶段走向产业化验证阶段,对 360 等大模型玩家提出了更高要求。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