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1 年恶性价格战被监管部门叫停后,随着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单票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快递公司也逐步恢复盈利能力。加上国内疫情结束,困扰快递行业三年的最大不稳定因素终于消除,市场对快递行业也有了更多期待,机构调研频频。
4 月 25 日 107 家机构共 163 位投资者参加了韵达股份电话会议;4 月 26 日圆通速递的调研会议吸引了 200 余家投资和研究机构参加;4 月 27 日,中欧、朱雀、景林等多家机构则实地调研了顺丰控股。
不仅市场关注度明显升温,机构也纷纷布局以示看好。但行业实际情况是否足够乐观,投资者又该如何看待现在的快递行业呢?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分析。
快递业的现状
先来看看当前快递行业的一些情况。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 5 月 31 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 500 亿件,比 2019 年达到 500 亿件提前了 155 天,比 2022 年提前了 27 天。
早前于 4 月 26 日,国家邮政局通报了一季度邮政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 268.9 亿件,同比增长 11%;完成业务收入 2589.6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8.2%。其中,3 月快递业务量超过 100 亿件,超过上年峰值,增速重回 20% 以上。
行业复苏也体现在了头部企业的经营数据中。业务量方面,圆通速递一季度快递业务量 44.58 亿件,同比增长 20.06%;申通一季度快递业务量 33.56 亿件,同比增长 24.34%;中通一季度快递业务量 62.97 亿件,同比增长 20.5%。唯一掉队的是韵达,一季度完成业务量 38.27 亿件,同比下降 11.21%。
整体来看,头部企业一季度表现尚可,但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积极,消费需求疲软的阴云仍未散去。
在此背景下,快递行业的积极因素主要来自下沉市场。一方面,随着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人们的消费习惯已经大幅度改变,网购越来越普遍,前期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撑了快递版图的扩张。
另一方面,抖音、快手等主流内容平台的直播电商业务,也为乡镇各行业的从业者带去机会。农产品上新量的持续提升,带动快递业务量在三线以下城市高速增长。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全国已累计建成了 990 个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和 27.8 万个村级快递服务站点。平均每天有超过 1 亿个包裹在农村寄递。当前,下沉市场已成为快递行业最大的增量。
电商 " 低价 + 降价潮 " 倒逼快递降价
不过,消费趋势的变化也在加大对快递行业的影响。
5 月 26 日,拼多多集团发布 2023 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23 年一季度,拼多多录得总收入为 376.4 亿元,同比增长 58.2%,超出此前市场预期的 319.81 亿元。
在同行们普遍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拼多多的这份成绩单颇显靓丽。受此影响,当天美股盘前,拼多多股价上涨近 10%。截至收盘,其股价报收 71.42 美元 / 股,涨幅达 18.99%,市值逼近千亿美元。
在此背后,是消费降级趋势下电商平台低价潮的兴起。"9.9 包邮 "、" 特卖 "、" 甩卖 " 这样的字眼往往更能刺激人们消费情绪,低价商品的快递单量迅速提升。
问题在于,单个商品价值的降低,反过来也意味着快递成本占比的提升,上游电商对于快递价格具有定价权。随着消费走弱,电商通过促销开展业务,它们的利润空间一旦被挤压,自然也会进一步挤压快递价格。
当前的情况是,虽然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竞争,大规模恶性价格战已经不太可能再度上演,但市场竞争并未结束。在消费需求不振的背景下,一线快递公司 " 以价换量 " 的动力仍在。
3 月经营数据显示,申通、韵达、圆通和顺丰的单票收入分别为 2.41 元、2.53 元、2.46 元和 15.16 元,同比分别下滑 5.86%、2.32%、0.93% 和 2.32%。此前 2 月顺丰和圆通的单票收入已经出现了下滑。
此后,4 月分顺丰、韵达、申通、圆通单票收入继续下降。
总体来看,在国内消费复苏不及预期的背景下,单票价格仍难有可观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此前市场期待的 " 量价齐升 " 逻辑已经彻底落空。目前来看,单票收入降幅仍可能大于单票成本降幅,快递公司盈利能力的恢复还有待时日。
并不稳固的行业格局
本质上来说,快递行业是个顺经济周期的行业。在经济复苏进程不及预期的背景下,消费情绪受到影响,快递行业弱复苏也无可厚非。
虽然消费降级趋势也带来了低价商品销售的火热,快递单量有所上升,但这也挤压利润空间,可见当前拼多多们的成功对整个快递行业而言并非全是益处。
此外,恶性价格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行业格局就此稳固。
自 2021 年行业价格战结束以来,京东物流登陆港交所主板上市;极兔 68 亿元收购百世汇通;京东物流以近 90 亿元德邦;今年 5 月初,极兔以 11.83 亿元收购丰网。
接下来,菜鸟正式宣布独立上市计划,预计在未来 12 到 18 个月内完成。至于极兔,上市传闻就未曾断绝,本次收购丰网更是被业内看作为顺利上市铺路。
乐观估计,国内快递巨头们或许很快就将在资本市场碰头。问题是,有了资本的加持极兔是否会重新开启烧钱模式?菜鸟的上市又会对市场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行业的不确定性其实很多。
好在快递行业算不上一个特别复杂的行业,没有半导体、医药行业那些来得高深莫测。对于快递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控制能力,二是综合服务能力,其中包括送件速度和快递员素质等。
比如中通,此前之所以能脱颖而出稳坐龙头位置,跟前期大力投建渠道很好控制了送件成本就有很大关系;而大家很熟悉的顺丰则是凭借时效件的定位和出众的服务能力得到市场认可,盈利能力同样可观。
展望未来,如何守住各自优势主业市场,如何拥有更多的收入增长点将成为它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但不管怎样,最终能在市场中占得优势地位的永远是那些成本更低,综合服务能力更有优势的企业。
〖 证券之星资讯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