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大行再次下调存款利率,6 月 LPR 究竟降不降?分析师们已经吵翻,“降息派”和“维持派”各有理由

财联社 6 月 8 日讯(记者 梁柯志)6 月 8 日,工行、农行等多家大行宣布开始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调整幅度在 5-15 个基点不等。调整后,活期存款利率下调至 0.20%,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至 2.05%,三年期定存利率下调至 2.45%,五年期定存利率下调至 2.50%。

此外,两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上限下调 15 个基点,三年、五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上限下调 20 个基点。

与上一轮不同的是,本次大行下调存款利率没有提到全国存款自律机制的通知要求。

中泰证券金融团队研报认为,本轮针对存款利率尤其定期存款利率调降,并首次引导下调美元存款利率,有助于进步改善银行负债成本。但整体而言对银行业绩提振有限,信号意义更值得关注。

参考去年的情况,大行调降存款利率必然又带动银行业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叠加近期部分经济指标走弱,机构近日争议 6 月全面降息的可能性。

6 月 8 日,中银证券朱启兵等人发布最新报告认为,随着 4 月后经济数据的不断更新,市场的降息预期逐渐抬升,结合以往降息规律,他们认为市场利率所表征的资本回报率下降很可能再次驱动人民银行降息。

预测 6 月央行会全面降息的机构还包括中信证券明明团队、浙商证券李超团队和中金公司林英奇团队。其中,中信证券明明团队预测,6 月 MLF 利率或将下调 5-10bps,同时银行也可能再次下调存款利率以提振经济。

不过,安信证券李双和华创证券张瑜等人对目前政策力度和下一步经济恢复相对乐观,据此认为 6 月降息可能性不大。

降息派:市场利率低于政策利率,降息信号已现

基于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偏差的分析,是中银证券与浙商证券对降息判断重要依据。

中银证券表示,1-4 月 DR007 平均水平为 2.0365%,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上下波动,处于政策合意水平。5 月以来,随着信贷投放趋弱、地方债发行节奏放缓等因素,在人民银行减少逆回购操作量的情况下,流动性依然宽松,市场利率持续低于政策利率。

浙商证券李超团队也认为,5 月以来 DR007 波动中枢明显下移,全月日均值约为 1.85%,较 4 月日均值的 2.06% 低约 21BP,即使在月末时点,仅最后两个工作日行至 7 天逆回购利率上方,意味着银行间流动性较为宽松,体现政策意图。

从机制上看,DR007 波动中枢持续的、大幅地下行并低于 7 天逆回购利率是可能降息的前瞻信号,预计 6 月存在降低政策利率概率。

此外,李超还强调,人民币汇率起到内外平衡器的作用,汇率的贬值一定程度上或为国内货币政策宽松打开窗口,以及 6 月存在降低政策利率的可能性。

此外,6 月 8 日,中金公司林英奇团队测算,假设活期 / 两年期 / 三年期 / 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下调 5bp/10bp/15bp/15bp,估算能节约银行负债成本约 1200 亿元,正向贡献银行净息差 / 营收 / 净利润 3bp/1%/3%(年化),其中活期存款占比较高的上市银行更为利好。

林英奇团队认为,本轮存款降息旨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因此 MLF 下调必要性不高。但考虑到 LPR 形成机制为 "MLF+ 加点 ",加点取决于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此不排除银行负债成本下调带动 LPR 单边下调 5-10bp。

中金公司对政策利率调降的预测与中信证券预测接近。

中信证券明明团队预测,6 月 MLF 利率或将下调 5-10bps,同时银行也可能再次下调存款利率以提振经济;如果 MLF 利率如期调整,那么 LPR 报价大概率随之走低,其中非对称下调的可能性更高。

根据以往情况,MLF 一般在当月 15 日左右续作,LPR 将在当月 20 日发布。

维持派:经济并未显著走弱,无需进一步刺激

作为政策利率的维持派,安信证券李双认为,当前经济弱复苏格局形成,信用总量不必担忧,结构性矛盾在房地产(居民端);与其第二季度后净息差收窄,到年底或明年初触底。

李双认为当前一年期、DR007 的利率走势均在政策利率附近,表征市场利率反映经济并未显著走弱。

对于外部因素的影响,李双还援引易纲的观点 " 要以国内经济要考虑利率问题,保持实际利率合理水平 ",综合判断央行降息的概率并不大。

与李双观点类似,华创证券张瑜不对降息报以太大期望,原因首先是对未来经济基本情景展望乐观:认为全年经济增速完成 5% 没有压力,内生需求维持在 5% 左右(4 月两年平均增速为 5.1%)。

基于上述经济展望下,年内降息难有较高期待。预测 2023 年 Q2~Q4 的降息概率约为 48%,节奏来看,一季度(70%),二季度(55%),三季度(57%),四季度(30%)。

值得关注的是,对本轮降息对预测,中银证券朱启兵与华创证券张瑜都参照了央行最新提出的 " 缩减原则 "。

央行在 5 月 15 日发布《2023 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提出,央行对利率水平的把握可采取 " 缩减原则 "(Attenuation Principle),央行认为,在不确定性较大的环境下对利率水平的把握可采取 " 缩减原则 ",即决策时相对审慎,留出一定的回旋余地,适当向 " 稳健的直觉 " 靠拢。

中银证券朱启兵认为,基于人民银行 " 缩减原则 ",预计政策利率将小幅下调,政策利率的调降更多是为形成信号意义,8 月以后资金量缺口加大也将形成降准的时间窗口。

不过,张瑜认为,在 " 缩减原则 " 下,考虑到一季度前后央行没有进行降息操作,对应年内降息或难以抱有更高期待。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