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母女俩一氧化碳中毒生命垂危,好教师伸出援手显仁心

" 发现学生未准时到校,及时拨打电话联系、报告所在学校、敲门未应后破门而入、联系医护和警察第一时间送医抢救 ……" 连日来,榆中县周前学校李菊香老师和她的同事们师者仁心,用实际行动抢救了生命的故事,被久久传颂。6 月 5 日下午,榆中县周前小学六年级赵欣怡同学的妈妈在家人的陪同下,怀着感恩的心情来到学校,将一面镶着 " 爱生如子 抢险救危 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 " 的锦旗和感谢信送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手中。

事情要从 5 月 11 日说起。当天早上,榆中县周前学校六年级班主任李菊香像往常一样为同学们分发营养早餐,却发现平日里早早到校的赵欣怡同学位置上空空如也,遂拨打赵欣怡母亲的手机和赵欣怡的电话手表联系,但多次拨打均无人接听。赵欣怡的父亲因意外早已经不在了,家里只有母女俩相依为命。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李菊香情急之下与教研室谈花香两人第一时间将此事报告学校负责人和校安办主任。学校副校长白睦锦、杨在恩、校安办主任颜仓鲁带领她们找到赵欣怡母女俩租住的房子。经和房东说明原因,在敲打门窗无人应答时,危急时刻,颜仓鲁一脚踹开了房门,眼前的一幕令人心惊:母女俩平躺在床上,大人没有一点意识,孩子直翻白眼,生命垂危 …… 谈花香一摸炉子,发现还烫着,大家猜想母女俩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了,李菊香迅速拨打 120 急救电话和 110 报警。谈花香帮着收拾现场,给母女俩穿好了衣服。不一会儿,救护车和警察来了,大家齐心协力将赵欣怡母女拉往了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抢救。

" 二人属于一氧化碳中毒,如果晚到几分钟,就回天乏术了。" 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孩子赵欣怡的意识逐渐清醒,一看到班主任,赵欣怡眼泪夺眶而出,只说:" 老师,我想吐。" 话音刚落,只见她 " 哇 " 的一声吐了出来,李菊香心里又担心又难过,连忙边收拾边安慰。随后李菊香通过孩子的电话和其亲戚取得了联系。临近十二点,赵欣怡的妈妈也有了点意识。为了确保救治效果,医院派医生护送母女二人前往兰州大学第一人民医院实施治疗,这时学校老师们才松了一口气。李菊香嘴里一直不停地说:" 母女平安就好!母女平安就好!"

当赵欣怡的母亲苏醒后,从亲友处得知被抢救的过程,感动得涕泪涟涟。" 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我不知该怎样表达对学校和老师们的救命之恩,只能以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这样最诚恳最朴实的方式表达 ……" 赵欣怡的妈妈在感谢信里这样写道:" 作为一名农家妇女,我会感恩社会,尽心尽力拉扯女儿长大成才 …… 相信在多年以后,我的女儿在长大成人回报社会的时候,也会时常记起 2023 年初夏的清晨,她的学校曾不顾一切地挽救她和她的母亲于危难之间 ……"

面对称赞,李菊香老师说得也朴实:" 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我应该爱护好他们,这是教师的职责和本分。"

· 记者手记 ·

" 安全是最大的事。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会这样做,因为多年来学校的安全教育已经深埋在了我们心底,安全重于一切!" 这是在采访中,李菊香老师对自己行动的诠释。

说实在的,李菊香老师和其同事从发现孩子未到校,到孩子母女俩平安脱险,短短的几个小时发生的一切,看似偶然,却又绝非偶然。

一个自然的追问,体现了榆中县周前学校师者仁心!一场因寻找引发的救援,让榆中大地充盈着无私大爱的温情,沁人心脾。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文 / 图

一审丨编辑 王璇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文学

相关标签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