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学生未准时到校,及时拨打电话联系、报告所在学校、敲门未应后破门而入、联系医护和警察第一时间送医抢救 ……" 连日来,榆中县周前学校李菊香老师和她的同事们师者仁心,用实际行动抢救了生命的故事,被久久传颂。6 月 5 日下午,榆中县周前小学六年级赵欣怡同学的妈妈在家人的陪同下,怀着感恩的心情来到学校,将一面镶着 " 爱生如子 抢险救危 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 " 的锦旗和感谢信送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手中。
" 二人属于一氧化碳中毒,如果晚到几分钟,就回天乏术了。" 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孩子赵欣怡的意识逐渐清醒,一看到班主任,赵欣怡眼泪夺眶而出,只说:" 老师,我想吐。" 话音刚落,只见她 " 哇 " 的一声吐了出来,李菊香心里又担心又难过,连忙边收拾边安慰。随后李菊香通过孩子的电话和其亲戚取得了联系。临近十二点,赵欣怡的妈妈也有了点意识。为了确保救治效果,医院派医生护送母女二人前往兰州大学第一人民医院实施治疗,这时学校老师们才松了一口气。李菊香嘴里一直不停地说:" 母女平安就好!母女平安就好!"
面对称赞,李菊香老师说得也朴实:" 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我应该爱护好他们,这是教师的职责和本分。"
· 记者手记 ·
" 安全是最大的事。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会这样做,因为多年来学校的安全教育已经深埋在了我们心底,安全重于一切!" 这是在采访中,李菊香老师对自己行动的诠释。
说实在的,李菊香老师和其同事从发现孩子未到校,到孩子母女俩平安脱险,短短的几个小时发生的一切,看似偶然,却又绝非偶然。
一个自然的追问,体现了榆中县周前学校师者仁心!一场因寻找引发的救援,让榆中大地充盈着无私大爱的温情,沁人心脾。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文 / 图
一审丨编辑 王璇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