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7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 年 1~4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20328.8 亿元,同比下降 20.6%;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41.07 万亿元,同比增长 0.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4 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 18.2%,降幅较 3 月份收窄 1.0 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收窄。
值得关注的是,4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7%,增速较 3 月份加快 3.1 个百分点。在当月营收改善带动下,前 4 月工业企业累计营收由降转增。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对此解读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工业生产继续恢复,产销衔接水平提升,企业营收增长加快。总体看,工业企业效益延续恢复态势。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29.8%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 20.6%,4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 18.2%,降幅较 3 月份收窄 1.0 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收窄。
分门类看,1~4 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 4752.4 亿元,同比下降 12.3%;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 13723.7 亿元,下降 2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 1852.7 亿元,增长 34.1%。
孙晓对此解读表示,少数行业下拉工业利润增速明显。4 月份,受产品价格降幅较大等因素影响,化工、煤炭采选行业利润分别下降 63.1%、35.7%,合计下拉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 14.3 个百分点。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和研究员胡文艳表示,低基数是支撑工企利润降幅收窄的主因。2022 年 4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较前月大幅回落 20 个百分点以上,这对今年 4 月份工业利润回升形成比较明显的支撑。
数据显示,在 41 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 23 个行业利润增速较 1~3 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占比近六成。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47.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 30.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 20.7%,汽车制造业增长 2.5%。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近期需求端出现结构性亮点。电气机械、汽车等中游装备制造行业营收增长相对较快,装备制造业盈利表现亮眼,利润进一步向中游集中。
孙晓表示,4 月份,受新动能产业发展较好、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作用,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29.8%,实现由降转增,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 6.4 个百分点,是拉动作用最大的行业板块。装备制造业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 34.3%,较 3 月份提高 1.5 个百分点,带动工业利润行业结构改善。
前 4 月工业企业累计营业收入由降转增
数据显示,1~4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41.07 万亿元,同比增长 0.5%,一季度为下降 0.5%。
其中在 4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7%,增速较 3 月份加快 3.1 个百分点,由此带动前 4 月工业企业累计营业收入由降转增。
4 月份,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受汽车等行业带动,利润同比增长 16.3%,由 3 月份的下降转为正增长,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私营企业利润降幅较 3 月份收窄 7.3 个百分点。
孙晓表示,总体看,工业企业效益延续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严峻复杂,需求不足制约明显,工业企业盈利持续恢复面临较多困难。下阶段,要着力恢复和扩大需求,进一步提高产销衔接水平,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杨畅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4 月末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同比增长 12.6%,增速提高 1.6 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压力有所加大。剔除价格因素后,产成品存货环比继续提升,同时应收账款环比波动,企业销售端仍有压力。
赵伟表示,伴随政策落地效应的逐步显现、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改善、内生动能逐渐修复等,未来一段时期经济有望逐步走出低谷,企业利润有望进入上升通道。
(实习生石雨昕对本文亦有贡献)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