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段时间以来,我和我的团队对一些基于平台的生活服务业进行研究,发现这部分平台经济在创造就业、推动经济增长,还有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这次疫情期间,作用更加明显。"
前段时间,谈到平台经济上的生活服务业时,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直言 " 具有重要意义 "。
现实确实如此,以本地即时零售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身也迎来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2 年,包括本地即时零售在内的新型实体电商增速达到 20%,远高于远场电商 5% 的增速。
这之中,作为行业领航者,美团无疑最受瞩目。近日,美团发布了 2022 年 Q4 及全年业绩,数据显示,2022 年全年,其收入由 2021 年的 1791 亿元增长 22.8% 至 2200 亿元;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经营利润由 2021 年的 188 亿元增长 56.8% 至 2022 年的 295 亿元;2022 年经调整 EBITDA(息税及折旧摊销前利润)为 97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核心本地商业堪称这份亮眼 " 战绩 " 的关键。所谓核心本地商业,包括外卖、到店、酒旅及美团闪购、民宿及交通票务等,2022 年 Q4 收入为 435 亿元,占比达 72%,和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网约车等新业务同期 167 亿元收入及 28% 的占比相比,是美团稳健发展的关键所在。
要知道,这既是本地生活市场增加入局者、再现激烈对战的时期,也是疫情后时代消费缓慢复苏的时期,能取得上述 " 战绩 ",绝非易事。
可以预见,在本地商业领域,美团将持续处于领跑身位。美团为什么能做到?
从外部看,本地零售的复苏与繁荣,将是中国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做大消费市场的结果和必经之路,而好消息是,消费正在加速复苏,根据中信证券等机构研判,2023 年消费和生活服务业将得到修复,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将为美团向前进击提供更多动能。
从内部看,美团天生本地性的零售特质基因,叠加深入推进 " 零售 + 科技 " 战略释放的强劲动能,使其内外结合助力引领行业新周期。可以说,这是长期主义者美团的新征程。
年报背后的发展密码:聚焦 " 根本性力量 "
2022 年,疫情相对好转,美团也获得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经调整净利润扭亏为盈的年报。
这一 " 战绩 " 不仅跑赢市场预期,还跑赢了其他电商行业,对比远场电商,美团两位数的增长确实醒目。
美团能实现营收较高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整个电商行业都在推进的降本增效策略,比如打车业务全面转向聚合模式,包括打车业务在内的各项新业务的投入与止亏上,新业务经营亏损由 2021 年的 359 亿元收窄至 2022 年的 284 亿元。
与此同时,在成本方面,作为最主要成本项的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了 4 个百分点,达到 71.8%,而营销费用率也同比下降。由此可见,严格控制成本、提高营销效率落到了实处。
努力降本增效,其他电商平台都在发力,美团能跑赢同行,更有赖于另一方面的加持,这便是美团的零售区别于其他平台的特质,即美团的本地性。
本地性是美团的底色,亦是核心本地商业的根基。
2010 年,美团诞生之初,每天只上线一单团购,但正是从本地商户的线上化开始,美团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实体商家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连接、触达本地消费者,且在承接本地消费者多样化消费需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 到店消费 "" 即时零售 " 等不同模式。
不难看出,对本地性的深耕,恰如在一个又一个 " 本地 " 滚雪球,由点及面纵深拓展,美团也慢慢成长为行业巨舰。
之所以要深耕,是因为对平台而言,本地服务的特点是商户相当分散。这也容易理解,本地商家绝大多数只需要服务自身所在的城市,有的只需要服务周边数公里的消费者。另外,即使同在一个区域,消费者的需求和商户的服务也是千差万别。
对于这一市场,前期需要真金白银的巨大投入,还需要与本地市场共生共创,进而达到共荣、共赢。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是市场或者说消费者的需求在引导平台和商家,用美团 CEO 王兴的话说," 不是我们改变市场,是市场改变我们,我们每个人作为用户是市场的一部分,这才是根本性的力量 "。
正是将市场和用户视为 " 根本性力量 ",美团更敢于投入,别的暂且不说,本地服务到了线下,需要大量资金、人力做沉淀,前期这方面的投入就令人惊叹。
一城一池,一路走过来,美团成为唯一一家解决本地服务、本地商品流通问题的平台,还凭借规模筑高了竞争壁垒,夯实、增强了本地生活服务的消费心智,如今,每一座城市都有数量庞大的消费群体,且在高频率释放自己的消费活力。
过去三年,市场和用户的 " 根本性力量 " 更是呈蓬勃态势。2022 年,美团平台上即时零售相关的便利店、小超市近 30 万家,数量是 2019 年的 2 倍多,商户的销量较 2019 年增长超 400%,商品种类是 2019 年的 3 倍。
进一步来说,这些数据透露了美团 2022 年跑赢同行、交出亮眼年报背后的发展密码:聚焦 " 根本性力量 ",帮助实体商家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连接本地消费者,更快更好满足消费者的更多需求。
经此一役,作为一家零售企业,美团通过即时零售和优质、高效的线上线下供给,实现了业务与社会的共赢。
" 零售 + 科技 " 持续深化,共建更美好生活
业务与社会的共赢,归根结底是服务用户的成功,美团立志为用户美好生活助力,这背后是 " 零售 + 科技 " 战略的持续深化。
事实上,在与本地实体商家深耕本地市场的 " 战役 " 最初,美团就通过科技能力建设,帮助实体商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共同为用户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
比如,美团建设了即时物流等新的本地履约体系,帮助实体商家服务更多消费者,还建设网格仓、前置仓、社区自提点等新型物流体系,全面完善本地商品供给和基础设施,让商品更安全、更便捷、更有效率地流通。
在此背景下,本地零售企业能够更高效地服务本地消费者,消费者不需要舍近求远,消费大多发生在本地,沉淀在本地,消费活力持续释放。给本地市场带来的增量,也将惠及本地零售商、本地品牌、本地生产商、本地就业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共生共创、共荣共赢。
同时,美团根据需求,用大数据协助推动本地商品产业升级,尤其是生鲜食杂、本地特色商品、门店的转型升级,还持续投入零售科技研发,在无人机、自动配送车、SaaS 等智能机器人领域进行探索突破,助力中小商户低成本应用科技成果。
每一次 " 技术助攻 ",都是对本地零售繁荣发展的一次助力。
以无人机为例,截至 2022 年底,美团无人机已经在深圳、上海实现落地,航线覆盖 18 个社区和写字楼,可以为近 2 万户居民服务。在常态化运营的两年时间里,美团无人机已经累计完成超 12 万单配送任务,其中 2022 年完成超 10 万单。
科技成果的落地,离不开研发的投入。包括零售科技在内的研发,显然是美团的又一次 " 大投入 "。数据显示,美团研发开支由 2021 年第四季度的 46 亿元增加至 2022 年同期的 52 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为 8.7%;2022 年研发开支同比增长 24% 至 207 亿元,一举创历史新高,占收入百分比为 9.4%。
梳理至此,我们看到,美团持续深化 " 零售 + 科技 " 战略,既深度参与、引领本地零售的发展,也通过丰富应用场景,有力地、全方位地满足着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2022 年,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达 295 亿元,同比增长 56.8%,可谓最佳注解。其中,外卖业务的消费粘性也在过去几个季度继续提升,结果是,去年美团餐饮外卖单日峰值订单量突破 6000 万单。
而从长远看,由于消费习惯、消费心智逐渐养成,外卖行业进入成熟稳定阶段,这时候,挖掘存量价值、寻找新增消费需求,成了行业新周期的 " 焦点战 "。
在该节点上," 技术助攻 " 尤为关键。从美团的布局和行动看,使用数字化技术的即时零售业态,已经达到进一步激发本地消费潜力的目的。数据显示,除了餐饮外卖,药品、鲜花、日用杂货、品牌化妆品和手机等即时零售需求迅速增长,2022 年 Q4 美团闪购单日峰值订单量突破 1100 万单。
当前,有数百万小店及背后的数百种服务业态,活跃在美团、大众点评等互联网平台上,美团正通过数字化技术,帮助它们实现经营在线化、服务标准化,让更多消费者更便捷地找到本地小店,也让小店被更多人熟知、更具活力,推动平台、用户、商家共建更美好生活。
在消费加速复苏的当下,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建设势不可挡,美团立足于核心本地商业,持续深化 " 零售 + 科技 " 战略,外卖等业务稳健发展,即时零售稳定前行,引领行业新周期的同时,将打开更多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想象空间。
显而易见,这是美团的新征程,也是生活服务业的价值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