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彼此之间最大的分歧,可能就是价值观的区别,由此而划分了各种宗教、党派、阵营、信奉的主义等等等等。
比如自由市场 VS 计划调控,比如共和党 VS 民主党,比如北约 VS 华约(过去式)。如果我们把眼光缩小一点,落回到汽车行业,用一个 " 中观 " 的方式来审视它,那么也许可以称之为 " 路线之争 "。
2022 年汽车领域最大的路线之争,就是混动和增程,长城 + 比亚迪 + 吉利 VS 理想 + 问界。这出好戏如果不是疫情,说不定可以出圈。
当然路线之争还有很多,比如在智能驾驶领域,最大的路线之争就是纯感知还是用高精地图,一边是特斯拉绝世独立,一边是其他厂商鄙夷不屑。
第二大路线之争是摄像头还是激光雷达。
奔驰是世界首个向用户交付 L3 自动驾驶车辆的汽车公司
今天我们要提的是第三条 " 路线之争 ",L3 还是 L2+。
这条路线之争上 , 一方是奔驰 , 宝马 , 奥迪甚至本田为代表的 L3 派 ; 另一方是特理蔚鹏为代表的 L2+ 派。
下面首先来通过一支新鲜出炉的视频,来体验一下奔驰扛旗的 "L3" 派,到底是怎样的体验。
从视频可以看出,奔驰的 L3 路线,总的思路还是在特定的场景下,能够深度释放人的驾驶压力。
但由于法规的原因(就是用户暂时不让用),也因为可用场景相对较窄,更用户向,更实用主义的中国厂商,纷纷选择 L2+,L2++。
位于山东淄博的智能网联测试基地,其场地来自于一段废旧高速路
两条路线,如果传统厂商属于都是西方的厂商,属于 " 西风 ";那么另一方的主要代表几乎都是中国公司,他们可以被称之为 " 东风 "。
于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是 " 东风压倒西风 "。
我昨天下午正好和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有一个交流,我问他如何看待这个话题。当然,结论是不论是 L3 还是 L2+,殊途同归最后都是 L4。
搭载有 L3 系统的奔驰 S,其大灯闪烁着特别的莹绿色
" 我们更多的是在 L2 的框架下,把体验做得更好,你可以叫它 L2.9 也罢,随着我们功能的逐步叠加,在某个时间点,在某些场合下,来实施 L4。" 吴新宙接受 AutoLab 采访时表示。
所以,L2+ 派的思路已经很清晰了,那么 L3 将来如何过渡到 L4,显然是通过 ODD 的扩大。
比如奔驰的伙伴告诉我,很快驾驶速度会提升到 130 公里 / 小时,这就意味着在德国或者美国内华达州,驾驶这套系统的车辆,在高速上不变道的情况下,你基本可以分心干各种事情,极大增加这套体系的可用性。
所以,包括支持可变道,支持领航辅助等应用扩展,都可以在这套系统的基础上叠加。叠加到最后,也许就是一个 L3 级别的,针对高速场景(封闭道路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
殊途同归,我想就是指这个。而我个人认为,这个日子并不会很遥远,也许就在 2025 年之前,就能实现。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