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4 月 1 日讯(编辑 史正丞)周五开盘后,美国金融服务公司嘉信理财集团(Charles Schwab)延续跌势,将本月累计下跌的幅度提升至 33%。
(嘉信理财月线图,来源:TradingView)
根据媒体统计,这个跌幅能够达到该公司自 1987 年 10 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在那个道指重挫超 20% 的月份里,包含了载入世界金融史的 " 黑色星期一 "(1987 年 10 月 19 日)。
虽然有一些分析师认为,随着硅谷银行破产案的影响逐渐平息,刚刚经历利空冲击的金融板块已经出现买点,但美国金融业正在面对的迫切问题,其实远远不只是区域银行挤兑潮。
以嘉信理财为例,与许多美国同业一样,在美联储激进加息的背景下,这家机构同样有账面长久期资产浮亏的问题。在这个缺陷被市场反复咀嚼消化后,眼下另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开始浮现:大量储户不仅把钱从小银行往大银行搬,同时也在把钱从储蓄账户转向货币市场基金账户。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也意味着他们营收中很重要的一块——利息差,面临快速缩水的窘境。
摩根大通分析师 Devin Ryan 指出,在消费者快速重新配置资产的影响下,同样一笔钱嘉信以往只需支付 0.5% 利息的存款,现在吸储的成本要达到 4%。
根据本周早些时候的报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银行存款流向货币基金的趋势就开始提速,硅谷银行暴雷后,短短几周内就有 3000 亿美元的增量资金涌进这个市场。在存款搬家的过程中,许多储户也意识到了动动手指就能拿到更多收益这件事情。截至三月底,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总规模已经达到 5.2 万亿美元。
实际上,大量的资金最终回到了美联储的逆回购工具,目前能够拿到 4.8% 的隔夜现金利率。作为对比,根据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数据,美国银行业的平均一年期定存利率大约为 1.5%。
对于这一问题,美国财长耶伦也在周四的听证会中提到,货币市场和开放式基金带来的金融稳定风险 " 尚未得到充分解决 ",以及 " 缓解非银行金融中介的脆弱性 " 是官员们的首要任务之一。
面对这种情况,银行们也将面临选择的难题:他们可以利用美联储的流动性支持工具,或者更直接的方法是,大幅提高存款利率拉回储户。
标普环球的分析师 Nathan Stovall 预测,大幅提高利率将使得银行的业绩变得很难看,特别是在许多银行正在衡量出售的背景下,这样的压力可能是推动决策层下决心的 " 最后一根稻草 "。大家或许能够接受利润下滑 5%,但如果是 10% 或 15% 呢?
这个问题也提得非常应景,随着 3 月美股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尾,新一轮财报季即将揭幕。按照惯例,美国银行业将会是 " 打头阵 " 的板块,大约在两周后便会集中披露业绩。
存款涌向货币基金也会带来另一层问题——银行的借贷能力将面临收缩,特别是中小银行。年初已经有许多报道指出许多中小银行显著提高贷款门槛和要求。
根据美联储数据显示,虽然美国最大的几家银行贷款余额达到 6.5 万亿美元,而其他银行则为 4.5 万亿美元,但实际上从 2020 年开始,规模较小的银行贷款增速反而更快。但随着储户转移资产叠加货币基金 " 釜底抽薪 ",美国经济的增长助力正在逐渐式微。
RBC Dominion 证券的北美利率策略师 Jason Daw 总结道,从历史上来看,借贷标准的迅速收紧,往往会与增速显著放缓和金融市场压力一同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