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开始。"
随着倒数口号的响起,舞台上,5 位工程师在各自面前的电脑上写下 13 年前 OceanBase 故事开始时的第一行代码。随后,屏幕上一串串代码接连涌现、流动、交织,汇聚成一个崭新的,蓝、绿、黄三条超级符号交相呼应的图案——这是 OceanBase 的全新 Logo。
而这 5 位工程师,是 OceanBase13 年一步步走来的见证者:OceanBase 第一批研发工程师代表杨志丰、第一个客户网商银行的 DBA 于瀚凇、第一个开源项目 contributor 张博、第一届 OceanBase 数据库大赛冠军黄人煌,以及一路为 OceanBase 保驾护航的 CTO 杨传辉。
"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节,OceanBase 希望和他们一起见证。"
杨传辉表示,新 Logo 的设计灵感取自 OceanBase 经典 " 三副本 " 架构,寓意 " 流动的数据 "。
蓝色代表科技、绿色代表生活、黄色代表未来。"OceanBase 希望通过创新的技术帮助数据能够可信、高效、低成本地流动,助力更多企业探索新的商业可能,创造数字时代的新未来。" 杨传辉说道。
OceanBase 邀请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全新 Logo
3 月 25 日,首届 OceanBase 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行。其中一个环节就是发布了 OceanBase 的全新 Logo。
更为重头的是,OceanBase 希望可以通过不断降低开发者在分布式数据库时的使用门槛,构建一个对开发者友好的分布式数据库。于是,OceanBase 现场首次公布了四项 " 开发者友好 " 实践。
一、正式发布 OceanBase 4.1 版本
OceanBase CTO 杨传辉发布 4.1 版本
OceanBase 成立于 2010 年,宏观上历经三次架构演进。
2010 年—— 2015 年的 0.1 — 0.5 版本期间,OceanBase 是一个单写多读的架构;2016 年—— 2021 年的 1.x — 3.x 版本期间,是一个全分布式架构。
雷峰网了解到,去年 10 月,OceanBase 在 " 云栖大会 " 上发布了 OceanBase4.0 版本,正式进入单机分布式一体化架构时代。
什么是单机分布式一体化架构?
单机分布式一体化架构是 OceanBase 新定义的一个概念。
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成熟的、具有单机分布式一体化架构的 OceanBase 4.0,不做选择,既要单机架构的优势,也不放过分布式架构的发光点。
具体来说,它的最核心价值在于把单机架构的高性能、低成本优势,与分布式架构的可扩展、高可用能力完全融合到一套系统里面。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开发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在获得一个具有高性能的分布式数据库的同时,使用门槛大大降低。
杨传辉表示,在单机性能评测中,OceanBase 4.0 已然超越了 MySQL 8.0。在对 32C 的机器进行 MySQL 8.0 和 OceanBase 4.0 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OceanBase4.0 要高于 MySQL8.0,并且在最为综合的读写场景中性能要高出 39%。
而此次发布的 4.1 版本,在 4.0 版本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了性能、完善了功能、增强了稳定性。不论是在内核能力,还是在小规格综合读写性能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相比 4.0 版本,4.1 版本的事务处理(TP)性能提升 40%,数据分析(AP)性能提升 15%,旁路导入平均将加载数据的性能提升 6 倍,新增租户级别物理备库以及更细粒度的资源隔离能力,且全面兼容 MySQL8.0 版本,更通用、易用。
二、升级工具,推出向导式的安装部署
对于用户来说,一款产品的好与不好,除了技术特点和优势,使用的门槛有多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所在。
自从 OceanBase 正式开源以来,收到开发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很多反馈问题都是最初级的安装部署问题。其中有两类问题特别典型,一是找不到依赖包;二是很多组件配置起来特别复杂。
雷峰网获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OceanBase 团队思考良久后,内部定了一个目标:两分钟,要实现只需要用吃一包泡面,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完成 " 一键安装部署 "。
结果就是团队推出向导式的安装部署,让部署时间从小时级降到分钟级,可实现 2 分钟部署 demo 环境、10 分钟完成标准部署集群,降低了使用分布式数据库第一道门槛。同时,把开发工具(OCP Express)集成到社区版,一键下载全部署,降低运维成本。
三、推出场景化文档,解决文档 " 不好找、不好用 " 顽疾
对于开发者来说,数据库文档就是 " 说明书 ",是使用数据库的敲门砖。而长期以来,分布式数据库天然的复杂架构和理解成本,以及国产数据库技术文档的晦涩难懂,让很多数据库爱好者望而却步。久而久之,数据库对于很多人来说成为了一门 " 只可远观,不可靠近 " 的技术。
OceanBase 看到了这一痛点,结合外界反馈的问题和建议,从贴近用户视角和场景做设计,重构了 7000 多页文档,解决了开发者在使用时,数据库文档 " 看不懂、找不到 " 的顽疾,轻松学会数据库的 " 从入门到精通 "。
四、OceanBase 宣布将整体研发流程迁移至外部,统一企业版和社区版代码分支,让每一位开发者看到代码进展。另外,还宣布即将开源三大开发者工具(ODC、OCP Express 和 MySQL binlog service)。
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需求的不断变化,云计算的部署方式也在不断演变,公有云、私有云、多云、混合云等。
面对 OceanBase 是否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时,杨传辉表示,不管如何变化,OceanBase 一定是符合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不管是云原生的,还是多云原生,甚至是一些混合云平台,OceanBase 都可以进行部署,并为用户提供完全一致的使用体验。
" 希望未来真正将 OceanBase 做成一款主流的数据库产品。" 杨传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