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安琪
编辑 | 李勤
2 月 8 日,理想汽车发布了首款五座 SUV 理想 L7,仍旧主打家庭标签。新车百公里加速时间为 5.3 秒、CLTC 综合续航达到 1315 公里,31.98 万元起售。
其中,L7 Pro、L7 Max 两款车型已经于去年 9 月 30 日提前发布。新增的 L7 Air 车型、更换电池供应商,是本次发布会最值得关注的看点。
整体而言,Max、Pro、Air 三款车在外观内饰上并无差异,只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动力电池方面的配置根据价格依次递减。三款车型价格分别为 37.98 万元、33.98 万元、31.98 万元,覆盖了 30-40 万价格区间。
从配置来看,理想 L7 Max 车型配备了理想智能驾驶 AD Max(搭载英伟达的双 Orin-X 芯片和激光雷达、具备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理想智能空间 SS Max,以及理想魔毯空气悬架。
Pro 车型车型则配备了理想智能驾驶 AD Pro(采用的是地平线征程 5 芯片、无激光雷达,仅具备高速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理想智能空间 SS Pro,以及理想魔毯空气悬架。
Air 车型虽然也标配理想智能驾驶 AD Pro、理想智能空间 SS Pro,但比 Pro 版本少了空气悬架,标配的是 CDC 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同时 Air 版还有一个特点:不再搭载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而是搭载了蜂巢能源的电池。
图源理想汽车
理想的 6 座 SUV —— L8 Air 也同样在 Pro 版之上做了减法:没有空气悬架,搭载的是欣旺达的动力电池。这也意味着,理想汽车的电池供应商从宁德时代一家,变成了宁德时代、欣旺达、蜂巢能源三家。
理想 CEO 李想在会上说道:" 伴随着 Air 车型的发布,我们也将与国内两家优秀的动力电池企业欣旺达和蜂巢合作,两家企业都为理想汽车建立了专有的生产线来生产我们自研的电池 PACK,欣旺达和蜂巢的电池将分别配备于理想 L8 Air 和 L7 Air 车型,性能、质量、保修政策都与 Max 和 Pro 车型保持一致。"
在汽车的智能化方面,理想汽车的语音交互、手势交互等方面有了新进展。
例如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理想的 MIMO-NET 算法实现了多音区人声的准确分离,能够在实车多人讲话的复杂场景下,语音识别准确率相较于半年前提升 42% 以上。在视觉方面,整体手势交互成功率提升 50% 以上。
而在智能驾驶方面,理想汽车采用了 BEV 算法框架,可以在 AD Pro 上使用纯视觉传感器,也可以在 AD Max 上兼容激光雷达等其他传感器;还在 AEB 算法中增加了激光雷达的应用等。
此外,理想还计划着把导航辅助驾驶能力拓展到城市场景。理想表示,第四季度其 AD Max 将开放城市 NOA 的早鸟用户内测。理想城市 NOA 基于 HDMapNet 的实时道路结构认知算法,会像人一样基于周围环境实时感知和决策,摆脱对于高精度地图的过度依赖,以此实现城市 NOA 的快速拓展以及未来通向完全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