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宙世代元宇宙 ZAKER智慧云 免费视频剪辑 合作 加入
汽车头条 02-07

F7,推着飞凡汽车向前跑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飞凡汽车急需一台能秀肌肉的 " 走量款 " 产品,而 F7 无疑是这一阳谋下的破局者。

日前,飞凡 F7 正式开启预售,预售区间为 28 万 -35 万元,和另一款家族 "7 系 " 产品 R7 一样,依旧践行着 " 高举高打 " 的品牌推新策略,顺带补全了飞凡汽车中大型轿车 + 中大型 SUV 双旗舰的产品布局。

但实际上,家族 " 双子星 " 来势迅速,更多透出飞凡关于市场端表现不佳的现实焦虑。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 年前三季度,飞凡汽车累计销量为 8544 辆,月均销量不足千辆。直到后续飞凡 R7 上市后,月交付量才出现拐点。即便如此,叠加 10-12 月各车型单月交付量推算,飞凡全年销量不足 1.3 万辆,远不及 " 迪王 " 年销的一个零头(186 万辆)。

至于原因,一是在主流纯电市场缺乏强产品力车型,销量基盘小;二是旗舰款车型还处于铺量阶段,难以为品牌带来实质性销量增益。

不然回看在售产品阵容就明了。目前,飞凡汽车共 MARVEL R、ER6、R7 三款在售车型,其中仅 ER6 品牌销量占比就接近 7 成,2022 全年累计销量为 8832 辆。

但放眼 15 万 -20 万元纯电细分市场,ER6 这类 " 油改电 " 车型相较小鹏 P5、埃安 S plus 等基于纯电平台打造的竞品,从设计到空间利用率,再到高效续航和智能驾驶均有较大差距,因而难以得到市场和 C 端消费者的良性反馈,更多以 " 网约车 " 身份出现。

而在 20 万 -30 万市场,兼顾市场流量和利润的细分市场,中型纯电 SUV MARVEL R 月销始终维持在三位数水平,去年 12 月销量甚至仅有 265 辆,这也让飞凡游走在主流纯电市场边缘。

相较之下,旗舰车型 R7 则更具市场看点,自去年 9 月交付以来销量成稳步上升态势,2022 全年累计销量已来到 3151 辆,迅速成为品牌销量倚仗。

而不管从单车利润率出发,亦或考量产品定义对品牌形象的正向影响,这类高端路线似乎都更适合眼下的飞凡,依然会带来 " 市场青睐值 " 的优势。

与之相同定调的 R7,亦是飞凡翻身的 " 砝码 " 车型。

特别是结合 RBS 车电分离模式看,新车也很合适充当品牌的 " 走量款 "。据飞凡汽车官方透露,在此模式下 77 度电池版车型可减 8.4 万元,90 度电池版车型将直接减去 10 万元。

这也意味着 F7 起售价大概率会踏进 20 万元门槛,直指特斯拉 Model 3、小鹏 P7、海豹等一批中型纯电轿车,在定位和售价上来了一次双重碾压

如果参考 R7 电池租赁政策(77 度电池包,每月租金 1260 元;90 度电池包,每月租金 1560 元),以 10000 公里 / 年的行驶里程计算,相当于 77 度电池版车型需花费 15120 元 / 年;90 度电池版车型需花费 18720 元 / 年的电池租赁成本。

相较整车购买方案,77 度电池版车型用户使用 5 年半后,90 度电池版车型使用 5 年零 4 个月后,才能分别抹平 8.4 万和 10 万元的电池包差值。

对于换车周期较短的用户而言,RBS 车电分离模式不失为一个更划算的选择。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预售阶段,首任非营运车主可享受最高 1500 度 / 年的终身免费充换电、免费使用高阶智驾系统、3 年免费流量等权益。

而前者,对于用车频次不高的用户,其实已经完全够用。以同级车型 15 度 -20 度 /100 公里电耗推算,1500 度免费电量相当于可行驶 7500-10000 公里,十分良心了。

总体来说,RBS 车电分离模式不仅降低了用户购车压力,也表达了飞凡的诚意,但 F7 能否成为主流纯电轿车市场的爆款,去开启飞凡品牌的下个阶段,关键还得看自身素质。

那么,F7 都有什么优势?

一是空间。飞凡 F7 长宽高分别为 5000mm、1953mm、1494mm,轴距为 3000mm,妥妥的中大型轿车的产品定位。而标准的长轴距、短前后悬的设计理念,不仅顺应了纯电时代的设计主旋,也对充裕驾乘空间 " 打了保票 "(见下图)。

何况,77 度电池包厚度仅有 110mm,90 度电池包厚度仅有 125mm,均为业内最薄水平之一。因而,让 F7 的车内坐姿回归到一个舒适原点,而非过往纯电轿车的 " 俯视姿态 "。

二是座舱。3+1 科技娱乐座舱,通过 43 英寸全场景屏和 8 英寸后排娱乐屏,将前后空间巧妙区隔,带来双向双区的独立影院体验,而在 8155 芯片的助力下,主副驾、前后排均能在 " 独乐乐 " 和 " 众乐乐 " 间自由切换。

三是辅助驾驶。新车提供了 Mobileye 与 Orin 两种方案,辅助驾驶硬件规格与 R7 基本相同。

而后者,也是包括小鹏 G9、理想 L9、蔚来 ET7 等新能源旗舰产品的首选芯片,再配合高规激光雷达、采埃孚 PREMIUM 4D 成像雷达等在内共 32 个感知硬件,避免了诸如 " 纯视觉 " 路线单一传感器存在的弊端,借助多类型的顶级传感器,更能在复杂路况场景下做到 "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

某种程度上,RISING PILOT 是飞凡汽车跻身新势力智驾第一梯队的良好开端,也为车型后续辅助驾驶升级迭代、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此外,F7 还有同级基本没有对手的舒适性 & 科技性配置。例如全系标配无框车门 + 电吸门 + 隐藏式门把手;支持 3D 矢量音效技术的 14+2 扬声器;配备了热石按摩功能及超长腿托的主驾座椅;电动掀背尾门……

上述种种,都是为走量铺平道路,生怕被人抓住一点儿小辫子,也有了市场 " 屠夫 " 一面。

只是,走向主流也意味着 F7 需要承担更多风险。

其一,F7 预计会在 3 月下旬进行交付,按照惯例,第二季度是产能爬坡,真正的大规模交付应该出现在下半年。但在纯电轿车市场,改款汉 EV、小鹏 P7 等强力竞品正奔赴来路,其中,改款汉 EV 预计 3 月上旬上市,而小鹏 P7 则搭载了双激光雷达等高规格硬件。

到那时,品牌声量相对较弱的飞凡 F7 很容易被竞品们抓住机会,失去一些先发优势。

其二,无论 RBS 车电分离模式,还是每年最高 1500 度的终身免费充换电服务,势必会对飞凡汽车数量有限的来换电站造成不小压力,甚至会导致市区换电排不上队的情况。自然也会导致那些花费 20 万、30 万元购买旗舰产品的用户权益受损,造成换电口碑下降。

因而,飞凡对于市场的野心和布局需要 F7 慢工出细活。

但无论如何,F7 现有的全方位产品力确实值得 " 下单人 " 等待,也给了消费者一个尝鲜的可能性。

飞凡需要紧追的,是换电体系的快速搭建,及在汉 EV,甚是小鹏 P7 占据同价市场消费心智的情况下,该如何去解读出 F7 的不可平替性和核心优势所在。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