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6 日,一则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的公告就引发了市场关注。这份公告的发出者为兴业基金,提高份额净值精度的原因则与大额赎回相关。根据公告,2 月 3 日,该公司旗下产品兴业国企改革发生了大额赎回。
从去年四季报看,有机构去年底持有该产品份额比例达 24.38%。倘若上述投资者大额赎回,该基金后续出现净值波动,从而公告提升净值精度也就在意料之中。为什么会发生大额赎回?有公募研究人士称,这或许与当下部分投资者在权益产品收益回升后,想要 " 落袋为安 " 的心态相关。
事实上,近期,还有基金产品净值波动更为异常。如 1 月 19 日,中加颐慧三个月单日净值涨幅达到了 14.07%;1 月 18 日,蜂巢添盈净值单日涨幅高达 55.42%;1 月 9 日,中银稳汇短债 E、中信保诚景华 C 净值单日分别大涨 13.04%、14.93%。
此外,2 月 7 日,今年以来已有 17 只基金发布了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的公告,且多为债券基金。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应对释缓债市调整下的基金赎回压力。
兴业国企改革遭遇巨赎
2 月 6 日,兴业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产品——兴业国企改革于 2 月 3 日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公司决定自 2 月 3 日起提高该基金份额净值精度至小数点后 8 位,小数点后第 9 位四舍五入。
同时,在大额赎回对份额持有人利益不再产生重大影响时,该产品将恢复合同约定的净值精度。
2022 年 6 月,该产品增加了 C 份额,2022 年三季度末和四季度末,该产品 C 份额分别为 4286.37 份、3042.65 万份。
作为一只灵活配置型基金,上述基金成立之后的资产配置一直以股票为主。在份额变动上,则如 " 过山车 " 般。成立以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其份额一直在下降,2017 年四季度末,该基金份额仅剩 1.18 亿份,随后产品份额在 2018 年三季度末增加到 2.81 亿份。不过,到了 2022 年底,其总体份额已仅剩 1.24 亿份。规模为 2.93 亿元。
业绩上,兴业国企改革在成立后的数年间,净值在波动中走高,走出了较为漂亮的曲线。而在 2021 年 2 月 10 日,其净值达到 3.16 元的高点后,便在波动中一路下滑到 2 元以下,直到 2022 年 11 月才开始回血,至今净值为 2.52 元。
大额赎回背后
资金的大额赎回,往往会导致基金份额净值波动风险、基金流动性风险等特定风险。而一旦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过多,其大额申赎所引发的基金净值和流动性风险则会相应加大。
从兴业国企改革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 20% 的情况看,在去年 12 月 28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间,有一家机构持有该产品份额达 3030.59 万份,占总份额比例的 24.38%。
另据 2022 年中报,兴业国企改革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达 36.11%。彼时,其户均持有的基金份额为 1.08 万份。
这也意味着,倘若该产品的机构投资者大比例或全部赎回,产品后续净值出现较大波动为大概率事件。
上述产品中,截至去年底,中加颐慧三个月 99.99% 的产品份额为一家机构占有;蜂巢添盈 99.37% 的产品份额为一家机构占有;两家机构合计占据了中信保诚景华 75.26% 的产品份额。
提高基金净值精度频现
近几年来,由于资金大额赎回、或重仓股 / 债暴雷等,导致的基金单日净值大幅波动以至于公告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的情况在业内并不罕见。如同 2022 年四季度一般,2023 年以来,这一现象依旧显著。
截至 2 月 7 日,今年以来已有 17 只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发布了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的公告,且多为债券基金。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应对释缓债市调整下的基金赎回压力。
通常来讲,公募基金出现巨额赎回后提高净值精度,主要是为了保证投资者之间收益公平性。" 基金出现大额赎回时,会对净值造成较大波动,若仅按基金合同约定保留小数点后 3 位,则产品会出现较大的尾差,造成已赎回的和仍然持有该基金份额的投资人所享有权益不一致,因此需要提高基金净值的精度。" 前述研究人士坦言。
以平安基金旗下产品为例,2 月 3 日,平安基金发布公告称,平安添悦于 2 月 2 日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决定自 2 月 2 日起提高基金 A 类份额净值精度至小数点后八位,小数点后第九位四舍五入。
不只是平安基金旗下产品多次出现巨额赎回,1 月以来,鹏扬基金旗下四只产品均出现了大额赎回,包括鹏扬淳明、鹏扬利泽、鹏扬淳享、鹏扬中债 3-5 年国开行。
此外,银河季季盈 90 天滚动、德邦景颐、蜂巢添盈、中加颐合纯债、汇添富鑫和、东吴鼎泰、中银稳汇短债、中信保诚景华、汇安丰益灵活配置、创金合信中债长三角中高等级信用债等基金近期也在遭遇巨额赎回后,相继发布了提高净值精度的公告。
一般而言,产品规模越迷你,越容易受到大资金赎回的冲击。从最新规模数据看,上述发生大额赎回的基金产品规模普遍比较小,14 只产品规模在 10 亿元以下,超过 1/3 的产品规模低于 2 亿元。
" 总的来说,迷你基金遭受的清盘风险、巨额赎回风险都相对较大,管理成本也比较高,是很多基金公司头疼的问题。" 另一家华南公募市场人士指出。
他补充道,2022 年四季度以来,债券市场市场震荡起伏,让不少持有基金份额的机构投资者在投资层面更为谨慎。" 不过,随着未来市场以及产品收益的调整,以及机构资金配置方向的变化,公募基金的赎回压力也会相应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