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周嘉宝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023 年,全球旅游市场复苏,中国本土旅游零售巨头中国中免也迎来新的人事变动。
2 月 2 日,中国中免(601888.SH)宣布,董事长彭辉因退休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职务,李刚成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席、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
与此同时,原担任董事会执行董事,上市公司总经理的陈国强被任命为董事会副主席,此前的公告显示上市公司总经理职务由王轩接任。另外,董事长变更同时,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也均有变更。
" 刚换总经理,又换董事长,山雨欲来风满楼。" 对于中国中免近期公告的人事变动,有投资者在论坛表达对公司经营稳定性的担忧。
2 月 3 日晚间,中国中免发布 2022 年度业绩快报,2022 年度中国中免实现营业总收入 544.63 亿元,同比下降 19.52%;营业利润同比下降 48.63% 至 76.05 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0.25 亿元,同比下降 47.95%。
截至 2 月 3 日收盘,中国中免 A 股股价下跌近 2%,报收 210.96 元每股;港股下挫超 3%,每股股价 229 港元。
老董事长回归,曾直言 " 海南发展是头等大事 "
时代财经发现,中国中免原董事长彭辉出生于 1962 年,到 2022 年已年满 60 岁。而原中国中免总经理陈国强也将在 2023 年满 59 岁,接近退休年龄。
现年 55 岁的李刚成为中国中免董事长的最佳人选。根据公开资料,李刚是中国国旅的元老,现任中国中免控股股东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中国中免尚未更名前,李刚在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8 月担任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免 " 的前称)的董事长职务。
公司另一位核心人物则是于 2019 年 8 月起担任中国中免副总经理的王轩。加入公司近 20 年,曾负责三亚免税店、柬埔寨免税店等业务,有丰富的免税管理经验。现年 54 岁的王轩目前担任中国中免的执行董事及总经理。
过往媒体报道显示,李刚、彭辉、陈国强、王轩等均是推动中国国旅向免税业务转型与执行的关键人物。其中,中国国旅收购日上免税,布局各大航空港的免税业务,与法国知名旅游零售商拉格代尔成立合资公司投得香港国际机场烟酒经营,均为李刚任中国国旅董事长期间的决策。
早年,李刚就曾对媒体公开表示," 虽然中国出境旅游增长迅猛,但免税业尚未同步发展。免税业务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2018 年李刚更是明确 " 国际化 " 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词,并确定将海南带来的发展机遇,当作集团的头等大事来抓。
这也奠定了在海南免税市场爆发性增长的环境下,中国中免成为黑马冲出重围的结果。如今,中国中免的发展仍然行走在其当年的策略轨迹上。
对于中国中免来说,新管理层事实上并不 " 新 ",在面对市场环境多变的当下,有其元老继续坐镇的必要性。
有分析师对时代财经指出,中国中免的战略和人事变动很大程度上与政策导向挂钩。从业务层面来说,相较其他民营企业,管理层架构的变动对经营方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会更小。另一方面,在国内免税市场竞争的状态下,公司的中层管理骨干亦面临外界的高薪诱惑,在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前,稳定仍是企业当下的重点。
海南离岛销售目标下调,全球旅游零售陷入混战
过去几年,中国中免的免税业务一家独大,但当下公司正面临海南免税市场竞争加剧,全球免税市场份额抢夺的关键节点。
据海南省商务厅统计,今年春节假期期间(1 月 21 日至 1 月 27 日),海南 12 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达 25.72 亿元,较 2022 年同期上升 20.69%,较 2019 年同比增长 329%。但是放眼全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预期却并不乐观。
据时代财经查询海南省财政厅《关于海南省 2022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3 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及国融证券研报,2022 年海南离岛免税店增至 12 家,但是全年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为 487.1 亿元,其中免税销售额仅 348.1 亿元,较 2021 年下滑近 30%。而在 2021 年,海南 10 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 601.73 亿元。
根据海南省政府计划,海南省 2023 年全年离岛免税购物销售额目标,也由 2022 年的 1000 亿元减少至了 2023 年的 800 亿元。
这对以海南免税市场为主的中国中免来说,压力不小。2021 年,仅中国中免的海南离岛免税业务就占全年营收近 70%,高达 470.58 亿元,占当年海南省离岛免税总销售额的 78%。
值得注意的是,激烈的竞争与需求的疲软也让中国中免毛利率持续下滑。财报显示,其主营业务毛利率由 2020 年的 40.22% 下滑至 2021 年的 33.08%;根据国盛证券数据,2022 年第三季度中国中免毛利率或下滑至 24.69%。
为了减少对海南市场的依赖,提高海外市场份额,中国中免曾表示将部分港股募资用于拓展海外渠道,包括开设海外室内免税店、口岸免税店、收购海外旅游零售运营商等。
但随着全球旅游市场回暖以及中国出境游的开放,海外免税运营商也在恢复元气,竞争也并不轻松。据韩国《亚洲日报》报道,中国中免在近日参与了仁川国际机场免税店经营权招标说明会,与之竞争的还有韩国本土免税 " 三巨头 " 乐天、新罗、新世界,以及曾多年稳居全球旅游零售榜首的瑞士公司 Dufry 等。
2022 年上半年,Dufry 总营业额同比增长 146.2%。当年 7 月,Dufry 的净销售额已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90%。
不仅如此,国际运营商们还在觊觎中国本土旅游零售市场。继 2020 年入股深免集团旗下电商公司后,旅游零售商 DFS 在 2022 年又中标重庆机场国内有税零售特许经营权。全球旅游零售市场似即将迎来混战,中国中免正遭遇内外夹击的处境。
资深零售专家王国平对时代财经表示,离岛免税政策的红利让中国中免脱颖而出,使部分国外免税消费回流。接下来的出海可以看做是另一个阶段,背后依然有红利支撑,是中国优质零售品牌借助免税渠道推向世界的趋势。所以,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本土商品进入免税渠道,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的毛利率也会得到改善,但是谈论结果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