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子恒 记者 刘伟娟 / 文 顾闻 / 摄)取螺杆、注入锚固砂浆、放入新螺杆 ……2 月 3 日,春运第 28 天,在宁芜线古雄至铜井段,一群身穿黄色工作服的线路工正在进行混凝土枕螺旋道钉改锚作业。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春运期间铁路运行繁忙,线路工的作业 " 天窗点 " 少了,任务更重了。南京桥工段宁芜线路车间江宁维修工区工长陶康带领线路工们争分夺秒,做好钢轨上的 " 啄木鸟 ",不放过任何一个病害。
当天上午 8 点半,陶康和工友们抵达宁芜线作业点,等待 " 天窗点 " 时刻的下达。宁芜线已经运转了 80 多年,承担着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运输任务,是中国最繁忙的单线铁路之一。每天,留给陶康和工友们的作业时间并不多,就 90 分钟,而且 " 天窗点 " 时刻不固定。为了不耽误每一分每一秒,陶康和工友们总会在上午 8 点半准时抵达、等点。最长的一次,等了 2 个小时。
上午 9 点,距离最新的 " 天窗点 " 时间还有半小时,陶康便组织工友往线路方向走去。他说:" 到线路上还有一段小路,不太好走,我们的工具也比较多,有发电机、锚固砂浆、黄沙、水桶等,需要提前运过去,做好准备工作。"
9 点 20 分,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 " 天窗点 " 时刻的通知。9 点 44 分,陶康对着工友大喊道:" 没有车了,天窗点到了,开始作业!" 按照此前的分工,大家开始各自忙碌开来。有的专门负责检查螺杆并将要更换的做好标记;有的 3 人一组负责起螺杆,一人推着发电机,一人钻取螺杆,一人加水润滑钻孔;还有的人负责注入锚固砂浆,安装新螺杆。
螺杆是稳固轨道的,就像一颗颗牙齿,将钢轨死死地咬在砟道上。" 但是时间长了,会生锈腐蚀,因此需要勤检查勤更换。" 陶康说,这就叫混凝土枕螺旋道钉改锚作业,是个精细活儿,锚固砂浆注入少了多了都不行,螺杆插入位置也有严格的要求,高了低了也不行。作业中,陶康一边检查一边指导线路工。虽然是线路工的头儿,但陶康今年才 33 岁,是一名 90 后。今年是他参加工作的第 12 个年头了。曾经,他也是一名普通的线路工,2016 年 6 月升任工长。与普通线路工相比,工长的担子更重些。当上工长的前 3 年,为了更好的胜任工长工作,他很少回家,基本上都住在单位,争取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学习。
" 我们线路工的队伍整体比较年轻化,基本都是 85 后,年龄最小的就 20 岁。" 工作之余,陶康就像个大家长,关爱着同事。每年春运,他都坚守岗位,让异地同事回家团圆。今年的除夕,陶康依旧奋战在一线。线路工唐旭然 1999 年出生,他说自己从小在铁路边长大,喜欢热爱铁路,愿意为铁路做贡献。李家琪 2000 年出生,通过校招成为一名线路工。他说自己学的就是轨道交通专业,要学以致用。
当天,南京桥工段宁芜线路车间主任傅清也来到作业现场,进行指导作业。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目前车间管着 10 个道口和宁芜线 57 公里长范围的养护维修工作,共有 185 名职工。春运期间,大家都坚守岗位,保障铁路运行安全。春运结束后,还将进行线路集中修作业,为接下来的暑运备战,让大家出行更安全更放心。
(编辑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