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只为温暖守护乘客回家路
大年初三,虽然寒潮刚刚过去,但机坪温度依旧低至零下 18 摄氏度,空气中弥漫着阵阵寒意。凌晨 5 点,东航技术甘肃分公司的特种车队已提早对除冰车进行了车况检查,航线维修人员也已穿戴好专用防护服,对飞机进行例行检查后,重点对发动机、机翼前缘、操纵舵面是否有结冰现象进行细致检查。
航线车间待命室空间不大,明亮的窗户上贴着火红的福字和窗花,看上去却格外温暖。党支部书记申小宝告诉记者:" 虽然不能陪家人过年,每当看到团队保障的每一架航班能够平安起落,想到每一位旅客能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地与家人团聚时心里格外踏实。"
用责任担当保障开出的每一趟列车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为了守护市民乘客的出行安全,用脚步丈量地铁线路的每一寸安全,他们就是兰州轨道交通 1 号线设施设备的护航者——地铁线路工。
新春佳节,对于工建中心线路三工班来说,留岗过年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这群年轻人平均年龄不过 29 岁,已连续 4 年在春节期间的夜幕下担负着西关站至东岗站区间的设施设备维保。
1 月 25 日凌晨零点零 6 分,线路三工班全体作业人员已戴好防护用具,开始了当天的巡检作业。作为一名有着 12 年党龄的党员,又是工班长的苏少华总是把回家团圆的机会留给其他工班的同事。背负 20 斤重的巡检背包,4 人沿着隧道通往东岗站方向一路走去。根据当天的工作计划,总共要巡检 9 公里、检查 20 组道岔。除了检测轨道结构静态水平、高低、正矢尺寸误差外,还须检查道床稳定性及扣件、联接零件等技术状态。
" 铛、铛、铛 ……" 检查锤敲击钢轨的声音在隧道里回荡,犹如新年的钟声。弯腰、侧耳,作业人员俯身贴在钢轨联接处和道岔部位,检查得格外仔细。起身时,摸摸后脖颈,棉衣内衬已有些微湿。寒冬腊月,气温低至零下 13 摄氏度。在 1 号线的隧道区间里,线路三工班的年轻人们哈口气,搓搓手,相视一笑又走上巡检的路程。
地铁线路维保工作都发生在大家看不见的深夜和幽暗的隧道区间里,线路工接触最多的就是冰冷的道床、扣件和钢轨,他们用检查锤敲响新年的钟声,明月为舟,寒风挡不住赤子热心。他们履职责、保安全,用担当和奉献保障新年开出的每一趟列车。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薛晓霞 李昕
通讯员 陈艺文 宋永春 文 / 图
一审丨编辑 包学枫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