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30 日,小鹏汽车发布第三季度财报。
调整后每股亏损 1.29 元,市场预估每股亏损 2.41 元。公司毛利率同比亦有所下滑,季度毛利率 13.5%,上年同期 14.4%,市场预估 12.1%,毛利率优于市场预期。
三季度汽车利润率为 11.6%,去年同期为 13.6%,前季为 9.1%,环比上升主要是由于产品组合变化所致,也就是高价位产品 G9 的确是能提到利润率的。
销售成本一直都是三家新势力的难题,小鹏三季度销售成本为 59 亿元,同比上涨了 20.4%,而环比下跌 11%。小鹏表示,同比增长是由于汽车交付量上升及物料成本上涨导致的。
但环比出现减少,不是因为小鹏有能力减少销售成本卖更多的车了,而是因为三季度卖的车变少了,所以出现下滑了。也就是说,还是得靠烧钱才能卖出更多的车,但奈于小鹏交付能力差,三季度就没花太多钱。
小鹏三季度研发支出为 15 亿元,同比上升 18.5%,环比增长 18.5%。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研发人员增加,及导致员工薪酬增加所致。而环比增长主要由于新车型开发支出增加所致。
对于小鹏的研发支出增加,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小鹏有点中国特斯拉的那意思,又做自动驾驶又做飞行汽车。
但这两年看多了也知道,在目前飞行汽车肯定是行不通的。市场上大部分人都觉得飞行汽车已经没必要做下去了,不如把钱花在更重要的供应端上。自动驾驶也做不好,加上迷之定价的 G9 发布会,都已劝退目标客户,在营销和研发上,小鹏做的越来越不好。
截止三季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定期存款为人民币 401.2 亿元,低于今年中报时的 413.4 亿元。
主要由于小鹏因交付能力受困,导致营收出现环比下降,三季度小鹏共交付 29570 辆,同比增长 15.2%,但环比下降 14.1%。
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四季度因受疫情、产能爬坡等多方面的影响,预计整体交付量将在 20000 台 -21000 之间。并称公司将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内部各项调整工作,更快交付积累的在手订单。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 10 月交付量为 5101 辆,而 11 月交付量为 5811 辆。而外资一开始给小鹏四季度的交付指引为 4.3 万辆左右。看似外资的预期和小鹏给出的四季度交付指引差了一倍。
但实际上,去年小鹏去年交付是有 4.1 万辆水平的,而今年四季度的指引,比起去年来说,已经砍半。
在上月,小鹏公布 10 月交付量仅有 5101 辆时,让市场感到震惊。小鹏方面回应称,这主要由于新车 G9 在 10 月的最后几天才开始交付,所以交付量比较少,在往后会恢复的。
但看 11 月的交付量也仅为 5811 辆,环比没明显的改善,小鹏能不能完成四季度 2 万 -2.1 万台的指引,都很难说。
若要达标四季度指引,那意味着小鹏要在 12 月份交出 9000-10000 辆车。而 11 月交付量才 5811 辆,小鹏如何在 12 月份将交付能力翻倍提升?
虽然小鹏说是这么说,但新势力已屡次出现交付指引 miss 的情况了,所以交付指引也不能太过相信。
结语
在近期,有传闻称小鹏汽车近几年内部混乱,甚至类似于搞办公室政治的意思,大致是说小鹏汽车重要的决策人出现不同的意见,甚至小鹏内部出现分边站搞两个帮派的情况,重要的决策人在争夺权力。
不得不说,这些传言在企业不好的时候总会让市场相信,在去年小鹏还好着的时候,这些传言就传不起来。不管传言是真是假,当一个企业不用心搞产品,而花静力浪费在搞办公室政治上的时候,翻车是迟早的事。
整体而言,蔚来和理想两位师兄,已经挤进高端队列了,交付量也能维持在 1 万台左右的水平,而小鹏连交车都交的非常吃力,交付差就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这也让出了部分市场给其他竞争者。
丫丫内容投稿:24580325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