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关注 F1 的朋友们或许已经有所耳闻,昨晚进行的 F1 英国大奖赛上,中国车手周冠宇发车后遭遇惨烈翻车事故,万幸的是周冠宇身体安然无恙,感谢现代赛车对安全性的重视。
回看 Formula 1 的历史你会发现,每一次规则更新,都会有机会主义者加入。他们认为,新规则将所有人重新拉回跑线,尽管这种想法忽略了老选手有参赛经验加成,但不无其道理,对于想要加入的新人来说,也的确是最好的契机。
前段时间大众 CEO Herbert Diess 就是这样说的,他宣布保时捷与奥迪将进军 F1,时间则是在2026 年,那时 F1 将迎来重大的规则更新,传闻动力单元将和空气动力学规则一起改变,引擎将更大程度电动化,燃油也将变为更环保的合成油。单从赛车研发的角度来看,新规则确实实现了平等。
而根据可靠报道,保时捷基本确认牵手红牛 F1 车队,该消息将在几天后的 7 月 10 日的奥地利站宣布。
奥迪的可能合作车队则有迈凯伦、阿尔法 - 罗密欧、阿斯顿 - 马丁以及威廉姆斯四支,其中阿尔法 - 罗密欧有较大可能性。
F1 这个顶级赛场上的失利的确会抹去大众在其余任何赛场的光辉,怕得有道理。并且,历史的细节是可以佐证德国人的这种心态的。
奥迪:久远的 Auto Union 银箭
那会没有 Formula 1 只有 Grand Prix,那会儿没有 Audi 只有 Auto Union。
奥迪的 F1 记忆比较久远,留在了二战前的 30 年代。
Auto Union 也是赶上了好时机,德国政府从 1933 年开始大力扶持赛车运动,意在高速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并且很幸运的是,德国政府决定将给梅赛德斯的资金扶持分给 Auto Union 一半,那么 Grand Prix 这件事的开端就容易了很多。
没错,这正是费迪南德保时捷的公司。老费从 Steyr Automobile 公司离职后在斯图加特成立了保时捷,但当初经济不景气,民用市场跟着遭殃,于是先搞了这家 HFB,造起了赛车。
新人 Auto Union 的机遇出现在 1933 年。
这之前的 Grand Prix 被布加迪、阿尔法罗密欧和玛莎拉蒂主导,1933 年赛规更新,主要规定了车重不超过 750kg(不含车手、燃料、机油、水、轮胎),目的是为了限制引擎尺寸。
费迪南德保时捷参考 1923 年的 Benz Tropfenwagen,设计出了符合新赛规的 P-Wagen project 赛车,使用一台 V16 引擎,便是次年参赛的 Auto Union Type A 的原型。
保时捷 widow maker 的属性看来是刻在骨子里的,中后置后驱且大马力的 Type A 尤为难开,跟早期的 911 Turbo 一个德行,马力推重比过大,头重脚轻,转向过度严重,160km/h 的时速下车轮依然可以自由打滑 ……
尽管不好开,次年 1934 赛季,Auto Union 的主力车手 Hans Stuck 还是开着他赢下了德国、瑞士、捷克斯洛伐克大奖赛,以及不少爬山赛,顺利成为欧洲山地赛冠军。
这让 Auto Union 有了底气,接下去的 1935、1936 赛季,他们丧心病狂不断扩大引擎排量,提高马力。从 5L 到 6L,从 375 匹到 527 匹,不过 Type B、Type C 赛车越发变态的马力倒真立竿见影。1936 年是四个圈统治性的一年,车手 Rosemeyer 成为 European Champion ——这也是 Auto Union 唯一一个车手冠军。
接下去 1937 年赛季赛车没什么大变化,但状态依旧不错,与霸主梅赛德斯 W125 的对抗中,也仅仅是少赢了 2 场比赛而已,实属巅峰。
1935-1937 年之间,Auto Union 赢下 25 场比赛,其中 1936、1937 是 Auto Union 的高光赛季。同样不刷漆的 Type B、Type C 赛车也被称作银箭,跟对手奔驰的银箭一起,共同主宰了 1939 年以前的 Grand Prix 赛场。
1937 年赛季结束后,"750kg" 规则也跟着结束,越来越大的推重比造成了许多的事故。应对 1938 年新规则的 Type D 赛车诞生,引擎从 V16 变成 V12,3000cc 的机械增压引,输出 550 匹。更轻的引擎重量以及更好的重量布局让 Type D 容易驾驭了很多。
二战爆发后,Auto Union 成为重要的军队车辆供应商,1940 年 5 月民用车生产中断,Grand Prix 赛车生涯也就告一段落。
保时捷:F1 生涯重启?
耐力赛荣誉满墙的保时捷,F1 光芒却是那样零星。
保时捷的 F1 之旅分成 1960s 年代与 1980s 年代两个十年,分别扮演厂队与引擎供应商的角色。
一切得从从传奇的 718 跑车开始说起。
实际上在 804 之前,保时捷已经推出过 718/2 以及 787 两台单座开放式车轮的方程式赛车,但机械部分基本都是沿袭于 718,所以也没有取得什么成绩,这让保时捷下定决心要做一台崭新的方程式赛车出来。
接下去额比利时大奖赛保时捷没有参加,不过也不是躺平摆烂,而是把时间花在了赛车调教和测试上。
经过一系列底盘修改的 804 重新亮相于法国大奖赛,Gurney 排位第六,杆位选手 Jim Clark 和他的 Lotus 在第 33 圈因为转向问题退赛,最快单圈选手 Graham Hill 和他的 BRM 则因为供油问题退赛,Gurney 笑到了最后,拿到了保时捷厂队史上第一个分站冠军。
之后的分站,804 赛车因为各种小问题都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终于在本赛季最后一个分站南非大奖赛之前,保时捷宣布退出 F1.
还是那个原因—— F1 与他们的民用车相距甚远,昂贵的比赛费用所带来的推广效益甚微,转身投入耐力赛和爬山赛去了。
1983 年,保时捷作为迈凯伦的引擎供应商正式回归 F1!
迈凯伦赛车上装备的并不是保时捷骄傲的水平对置,因为水平对置引擎太宽,不符合空气动力学。所以保时捷为其生产了 90° 夹角的 V6 引擎。因为 TAG 出资,所以引擎的正式名称是 TAG-Porsche,起初保时捷并不愿意在引擎上刻上他们的名字,还是担心失败会对其产生不好的影响,跑了几场发现成绩还行,保时捷这才愿意贡献出他们的名字 … 妥妥的老 6 行为。
1985 赛季迈凯伦的表现虽并不如上赛季那样强势,但还是拿到了厂商冠军,阿兰普罗斯特则收获车手冠军。
1986 年,普罗斯特开着保时捷引擎的迈凯伦 MP4/2C 赛车再次夺冠,但车队冠军易主,威廉姆斯 - 本田联盟崛起,并在之后的 1987 赛季卫冕成功。
而后的 1988 赛季,迈凯伦撬来了本田,上演了开挂式的连冠。有人欢喜有人忧,保时捷像个心灵脆弱的孩子一样再次退出 F1。
1991 年 F1 迎来全新的 3.5L NA 赛规,不知怎样的决策让保时捷又再次出现在 F1 赛道,但这是一次耻辱性的回光返照。
保时捷设计出 3512 引擎(35 意为全新的 3.5L 规则,12 指 12 缸),有说法称这是此前 1983-1987 年使用的两台 V6 拿掉涡轮后拼起来的。这台引擎自重高达 180kg,马力还不大,又有严重的供油不足问题,经常宕机,世界根本看不懂这是一次什么行为。
作者:Les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