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斯文的樊学长
美国高度依赖中国稀土,在中美关系转冷的背景下,两方都不缺少负面解读这一事实的人,反映出两国互信程度之低。
中文互联网时常有观点认为,美国自己有稀土不挖,低价收购中国的战略资源。而美国常有声音认为,中国故意抬高稀土价格,卡了美国军工企业的脖子。
生产汽车、风力涡轮机以及电子设备时都需要稀有金属
要真能就这么卡住倒也挺好的
日本同样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中国稀土
也同样在寻求战略风险分担,但这本质上是舍近求远
稀土,是共 17 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它包括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 ( La ) 、铈 ( Ce ) 、镨 ( Pr ) 、钕 ( Nd ) 、钷 ( Pm ) 、钐 ( Sm ) 、铕 ( Eu ) 、钆 ( Gd ) 、铽 ( Tb ) 、镝 ( Dy ) 、钬 ( Ho ) 、铒 ( Er ) 、铥 ( Tm ) 、镱 ( Yb ) 、镥 ( Lu ) ,加上与其同族的钪 ( Sc ) 和钇 ( Y ) 。
在元素周期表中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会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 ▼
稀土的终端应用去向及比例▼
例如铷磁铁就存在于许多工业制造品的零件中
有了它一些原本的金属物理性质能得到提升
(带刺的龟苓膏?图:wiki)▼
在军事领域,它们被广泛用于精确制导武器、卫星和隐形技术。一架美国 F-35 战斗机需要约 427 公斤稀土,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要消耗高达 4.2 吨的稀土。目前,世界三大军工企业,雷神(Raytheon)、洛克希德 - 马丁(Lockheed Martin Corp)和英国宇航系统(BAE Systems)都离不开稀土材料。
越是高精尖的设备、越是对稀土需求量大
它能让制造的设备更轻、更快、更强
(破 " 霄 " 而出的 F-35 战斗机,图:shutterstock)▼
中文也好,英文也罢,稀土的名称中都有 " 稀 " 字。其实,地壳中的稀土总量并不少,只是这些元素通常分布得较为分散,丰度较低,品位高到具备开采条件的地区非常少。而且,自然界中的稀土元素通常不是单质,而是会混合在一起。这样的性质导致稀土勘探、开采、冶炼难度都很大,成本也很高。
稀土元素在矿藏中的丰度通常只占质量的 5% 不到
单独开采的成本入不敷出,通常与其伴生的矿物一同开采
(图:壹图网)▼
稀土在全球的分布情况,中国一骑绝尘
(来源:USGS 2022 年统计数据)▼
主动选择的依赖
稀土的开采、冶炼都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其商业化精炼与大规模应用,其实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事。再加上其应用场景多见于高新技术产业和军工产业。所以与石油、铁矿不同,稀土的生产一直都是被大国垄断的。
另外,加上前文提及的原因,单独开采稀土是不经济的
而小国没有经济和技术实力大规模开采本国的稀土矿
(图:shutterstock)▼
全球绝大部分稀土即使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开采
也会运送到中国来加工富集、提纯
(图:shutterstock)▼
世界稀土看中国,中国稀土在鄂博
(图:长光卫星)▼
澳大利亚从这时起成为日本重要的稀土供应国。除此之外,日本也开始摸索回收岛内的稀土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今,包括日本在内,全球对中国稀土的依存度从九成降低至不到六成。
结合世界主要国家 / 地区对中国稀土的依存度
以及全球稀土开采量变化趋势可以看到
世界各国在有意地增加自己的稀土战略自主能力
不过,数据之下,还有许多走私交易无法统计▼
利用价格优势占领了全球市场,也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代价
中国的稀土行业也在逐利与健康的发展模式之间寻求出路
(经过浓缩提炼的稀土粉末,图:cnet)▼
当时贸易争端虽然尖锐,美国加税商品的清单上,却不包括稀土。因为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依赖稀土供应,而美国的稀土供应依赖中国。可以说,稀土资源足以影响中美关系,是两国的粘合剂和中国手中的一张底牌。
而且是一张王牌 , 如果中国禁止出口稀土给美国
美国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供应方(图:shutterstock)▼
芒廷帕斯稀土矿是美国唯一在产的稀土矿
但是稀土种类为轻稀土(图:shutterstock)▼
稀土由于包含多种元素,加工的步骤也较为繁琐
(来源:Cnet)▼
随着各个大国都出台了自己的碳中和时间表,电动汽车、储能装置推高了国际社会对稀土的需求,稀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与此同时,中美关系近年来发展并不顺利,西方对中国总是表现出一种怀疑、猜忌的态度。西方对于依赖中国稀土的现状并非毫无察觉,在不安全感的推动下,他们采取了种种行动。
澳洲 Lynas 公司与美国五角大楼签署了一份合同——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建立大型的稀土加工、分离产业
而初始的资金全部由五角大楼提供(图:hcn.org)▼
仅是苹果公司每年就从中国进口稀土 600 吨
少了稀土,连它最赚钱的 iPhone 都生产不出来 ▼
2021 年 4 月初,因为芯片短缺,拜登政府开始审查包括半导体、大容量电池、医疗用品和稀土的供应链。稀土与上述产业一起被定义为关键产业供应链。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四国希望加强稀土方面的合作,让供应变得更稳定。
四个国家恰好是美国印太战略组织 QUAD 的成员国
他们聚在一起对中国能有什么好事?(图:wiki)▼
例如,位于德克萨斯州圆顶山(Round Top Mountain)矿床的 USA Rare Earth LLC 项目,预计将于 2023 年正式运营。开发该矿的公司,还在科罗拉多州建立了一个重要稀土加工设施。一旦建成,美国将重新获得加工稀土的能力,浓缩稀土运到中国处理可能会成为历史。
尽管中国的稀土已经不复曾经高达全球产量 98% 的统治力
但是中国的稀土加工依然承接着全球 88% 的订单
(图:图虫创意)▼
中国庞大的稀土储量,成熟的稀土产业链和相对低价的成品供给,决定了西方不可能与中国稀土完全脱钩。即使是希望通过其他来源的稀土降低依存度,也必然无法一蹴而就。
基于对稀土的刚性需求,世界对中国的依赖是由内而外的
(脱钩只是口号,图: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