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还躺在床上当咸鱼的时候,有的人已经拿到了博士学位。
日前,美国纽约大学为她颁发了荣誉博士,在毕业典礼上,泰勒身穿博士服,一脸精致妆容,发表了二十多分钟的演说。
听了我们才知道,原来光鲜亮丽的女明星,作业是趴在机场的地板上完成的。
试问在看的各位,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另外,粉丝们应该为拥有这样正能量的偶像,感到自豪。
在中国,她是认知度极高的欧美歌手。
在全球,她是最成功的女艺人。
第一张专辑,便震惊整个乐坛,销量蹭蹭上升,获得美国唱片业协会的 5 倍白金唱片认证。
第二张专辑,蝉联美国公告牌榜单 11 周冠军,是霸榜时间最长的女艺人。
第三张专辑,直接奠定她在乐坛的地位。
可谁知,以上才是个序幕。
之后她每次出专辑都成爆款,7 张专辑,入围 500+ 项奖,获奖数目两个手数不过来,单格莱美就拿了 10 座。
她的第一场大型巡演,门票开卖便销售一空。
她还是历史上唯一获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终身成就奖的女性。
可怕的是,拿到这一项项成绩时,泰勒才刚刚 30 岁,甚至有的还不到 30 岁。
更可怕的是,这成绩单还在更新,会有更亮眼的成绩写在上面。
却鲜少有人知道,她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可以说,表面是一条钻石路,实际上里面夹杂着玻璃渣,扎得她遍体鳞伤。
入行前,她是天真明朗的少女。
1989 年,泰勒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长大,在父母的宠爱下,她性格活泼开朗,敢于追逐梦想。
从 4 岁开始,她就展露在音乐上的天赋,不到 10 岁,就明确要成为歌手。
让她学小提琴、吉他,而她也很争气,拼命地写歌、录歌,再写歌。
然而,从那时开始,现实就教会她,世界上的事情并非是努力就能换来的。
她没有受到大公司青睐,成功签约,即便有个小舞台,台下也没有人认真听她唱歌。
" 音乐节上,当你带着跟你一般大的木吉他上台时,同年级的小子们对你恶言相向。"
不过,小小年纪的泰勒,并没有气馁,依然坚持走原创路线。
因为她之所以能长红,是因她始终把粉丝当朋友,把写歌当写日记。
" 你听我的专辑,就像读我的日记一样。我的目标是永远不写不能产生共鸣的歌 "。
对泰勒来说,和粉丝一起成长,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面临复杂的娱乐圈,她也会不知所措,甚至一度坠入谷底。
她受到来自同行的质疑,遭排挤。
那年泰勒 19 岁,坐在台下的她,听到自己获得 MTV 音乐录影带大奖最佳女歌手,喜极而泣。
在台上,她开心又激动,动情地说着获奖感言。
但对泰勒本身,产生难以磨灭的影响。
她开始自我怀疑,认为台下的嘘声,是冲着自己的,认为外界的指责,对象也是自己。
部分粉丝的言论,以及围追堵截,让她完全没有生活空间,失去方向;
记得泰勒被记者问道,32 岁的你会是什么样?
她回答:
" 害怕会失去一切,失去朋友与家人,孤独生活着,日日以泪洗面。"
" 会不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 会不会所有人都不听我的歌?"
" 会不会被世界厌倦?"
是的,泰勒挺了过来。
她在歌词中写道——
抱歉,以前的泰勒不会再接你的电话。
为什么?
噢,因为她已经死了!
泰勒渐渐明白,将粉丝的掌声、外界的认可当成前进的动力,这会让她忘记自己的好,让她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
自己成了弱者,沦为讨好的一方。
泰勒要做的是全力证明,她有资格站在这里。
" 我无法改变遭遇,但我能控制我写的歌 "。
她将所有的抹黑,所有的遭遇,都写进歌里,通过歌曲发泄出来。
" 我学会了不再厌恶身上每一块脂肪 "。
面对性骚扰,她敢于说不。
她将对方告上法庭,索赔 1 元,只为了守卫自己的权利。
" 我真的很开心。不是被别人教导的开心,只是因为我们很开心 "。
但要说这些年,她身上什么没变?
便是泰勒与粉丝的互动。
对待粉丝,她依然是接到粉丝请柬,偷偷去参加派对;为病重粉丝打气;为贫困粉丝买房;无论多累都会笑着合影的女歌手。
千万别惹内心强大的女人,因为无论你使出什么招数,注定都无法打败她。
更不要说,还有天赋 + 勤奋 buff 加持。
厂长很喜欢泰勒歌中一句话——
人们会朝着发光发亮的东西扔小石子,
我不是要在暴风雨中生存,
我要在暴风雨里起舞。
愿每个人都能像如今的泰勒,面对暴风雨,依然能淡定、从容,富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