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今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顺利启航,如何推进 RCEP 区域发展与合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1 月 23 日,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中国日报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主办的 RCEP 区域发展媒体智库圆桌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海口成功举行。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日报社总编辑周树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周树春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RCEP 在全球面临疫情挑战、经济全球化逆流的 " 时代之变 " 中艰难达成并正式生效,不仅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也将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挥自由贸易的驱动和引领作用。RCEP 的生效实施向世界经济注入亚太力量。可以确信,区域统一大市场的运转将释放区域内巨大的贸易增长潜力,必将有力推动地区实现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RCEP 的生效实施有力证明真正的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是历史大势。可以确信," 拆墙 " 而不是 " 筑墙 " 才是历史大势,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才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RCEP 的生效实施昭示着互利合作、开放共赢的未来。也可以确信,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步伐一定会不断向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张蕴岭认为,在各方乐见 RCEP 积极效应的背景下,要着力提高 RCEP 的利用率;在关注降低关税效应的同时,要充分重视 RCEP 的规则效应和通货膨胀、疫情影响等非关税影响。要重点考虑利用 RCEP 来提高东亚自身的消费能力,尽快落实 RCEP 负面清单,并以 " 合作性竞争 " 推动未来经济关系发展。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前交通部长翁诗杰(Ong Tee Keat)表示,随着 RCEP 生效,区域的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其中对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正在增长,绿色经济、蓝色经济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这就需要充分利用海南在区域绿色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海南和东南亚发展中经济体在绿色经济和蓝色经济领域具有互补性。另一方面,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南推动南向合作恰逢其时,重要途径之一是深化海南 - 东盟在绿色经济、蓝色经济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郝福满(Bert Hofman)认为,RCEP 进一步提高了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各成员国都将获益。他认为,RCEP 有非常好的基础来推动经济全球化,避免 " 逆全球化 "。RCEP 对区域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非常重要。RCEP 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和冲突可以在 RCEP 框架下得到解决,使争端和冲突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主任郭达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有条件成为 RCEP 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并且在某些方面可以为 RCEP 成员国以及域外的国家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他接着从 RCEP 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零关税政策、RCEP 原产地规则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政策、RCEP 与海南自由贸易港服务贸易政策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康端严提到了人文交流的重要性。他表示,在促进 RCEP 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人文交流。这不是说官方交流不重要,官方交流一直都在,各个国家都在非常努力地推动 RCEP,但是一般群体对 RCEP 的了解也是需要加强的。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有行业之间的交流,增强相互之间的了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兼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表示,人文交流可以成为促进国家交流的稳定器、务实合作的推进器。促进 RCEP 人文交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维持或者保证 RCEP 发展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乃至整个亚太区域一体化,维护多边主义。二是它对 RCEP 的进程有一个基础性的意义,因为它可以促进区域人文之间的认知和了解。三是它具有宣导性,特别是对于 RCEP 一些新型领域,比如 RCEP 条文框架中有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这是很多多边贸易体系没有的。这些方面未来如何推进,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人文交流可以起到一些先导性的意义。为此,他提出了建立智库联盟、10+5 媒体合作的联盟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