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 MLF 利率下调," 降息 " 来了。
1 月 17 日,人民银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开展 7000 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 1000 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
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 10 个基点,分别降至 2.85%、2.10%。
全面降准仅 1 个多月,降息又来了,而且一次下调 10 个基点,足见逆周期政策发力稳增长的紧迫性。
具体情况如下:
中金证券表示,本次央行调降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可以理解为全面降息,同时将于 1 月 20 日公布的LPR 报价 1 年期大概率会调降 10 个 bp,5 年期可能调降 5 或 10 个 bp,整体释放出比较明确的货币宽松信号 。
相比于 1 年期 LPR 调整主要影响流动性贷款(主要是企业短期流动性贷款和个人短期消费贷款),5 年期 LPR 下调对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的覆盖面更大。
从此次政策可以看出,央行在新一年明确此类操作,为今年一季度降息定了基调,客观上将继续强调保持银行或金融系统流动性充裕的内容。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今年一季度银行信贷的额度将进一步放松,客观上也促进了银行放贷规模的加大和节奏的加快。
另一个层面,随着 MLF 操作利率下掉,房贷利率也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对于购房者等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果 1 月 20 日报价的 5 年期 LPR 下调,无疑会对背负着按揭房贷的个人和家庭,以及有中长期贷款的众多企业来说是大利好,会直接降低利息支出。
根据过去历史经验,包括 MLF 等利率下调,往往会带动后续 LPR 利率的下调。
降息三部曲可以理解为:"LPR 机制完善— LPR 基准推广— MLF 小幅多次调降 " 的演绎。
央行下调 MLF 利率,说明当前银行压缩风险溢价的空间或意愿有限,从上次 LPR 报价未变就已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1 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是目前最重要的 " 政策利率 ",是影响当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基本坐标。此次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 10 个基点。
这意味着,中国在降息上再次迈出关键一步。
" 虽然只有 10 个基点,但已足够为‘信仰’充值,瞬间飙升到满格!" 一位市场人士如此说道。
但不能把此次利率下调当成新一轮货币大宽松、大放水的序曲!
10 个基点调降幅度不大,也表明在物价存在结构性上涨压力背景下,货币当局对利率调整力度和节奏的拿捏会更加审慎,不会 " 大水漫灌 "。
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的诉求也仍然存在。
此番 " 降息 ",对市场是个意外的惊喜,虽然是债市强调整后的、打折版的降息,但不意味着货币宽松的 " 大门 " 会越来越顺畅。
出品 /ZAKER 房产
编辑 / 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