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徐。
相信昨晚广州人都经历了一次恐怖过山车。
当天傍晚六点,广州正佳广场突然封死所有出口,并在官微上发布限流通知。
事发突然,正佳广场瞬间高挂热搜第一,不少网友表示自己被封在里头了。
距离商场不到一公里的广州第十二人民医院也发布了停诊通知。
市中心,商场,医院停诊,这些关键词都在指向一个可能:有感染者。
这还不算完,在当晚八点半,广州市中心商圈的几大商场也全部开始限流。
医护人员们第一时间在各大商场门口设置检测点,逐一给人们做核酸检测。
甚至出现了类似有从珠海回穗的红码人员混入商场的传言,不知真伪的个人信息也随之传播开来。
因为疑似病例经过重新筛查后确认是阴性,一切只是虚惊一场。
直到这时,广州市民们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在昨天下午 16 时 15 分,一名自愿做核酸检测的市民出现核酸结果异常。
天河区随即启动应急响应,她此前经过的市中心商圈就成了重点排查对象。
在各大商场立刻封控之后,医护人员们 7 点 15 分接到通知,不到半个小时就到达现场并部署完毕。
从发现异常到核酸检测到最终解除警报,广州只用了 6 小时。
甚至就在广州防疫部门发出排除疫情的消息后不到一个小时,市中心商圈又开始正常营业,就像一切都没发生过。
这短暂的经历就好比广州发生了疫情,可又好像没发生。
但也正是没有发生,在网上开始出现了责备广州的言论。
类似有人说广州这么大动干戈搞核酸检测,分明是个乌龙事件,惊吓到了市民。
甚至还说这样的做法不值得提倡,觉得是小题大做。
但这次,老徐真心不觉得是小题大做,广州这波反应简直是给其他城市做了套模拟卷。
直接给大家做出了一个答案:在面对超强变种奥密克戎时,如何「抢跑」才是最有效的。
首先,老徐想认真给大家科普下。
超强变种奥密克戎,传播力到底有多么恐怖。
以美国来说,目前全美日增已经达到了近百万,平均每 5 个美国人就有一个感染了奥密克戎。
而这,还是前几天的数据。
目前看来直奔每 4 个就有一个感染数据冲去了。
华人是全球公认对新冠防护最为严格的一批人了,但你们知道吗?目前包括美国在内已经不少华人中招了。
更别提那些一直漠视的西方人。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那么多人中招也没见到美国「亡国」,那我们这样不就是小题大做吗?
这样一看,似乎有道理。
但其实这样想的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点:如果中国也日增百万,我们的医疗系统,撑得住吗?
目前美国的医疗系统应该算是全球最好的,并且他们的人口也就中国的五分之一。
但就是这样的优势,在面对奥密克戎成为美国疫情主要毒株之后,全美的医疗系统正在遭遇重创,几乎崩溃。
除了美国,北美不少地方都选择降低标准来应对这种医疗系统的崩溃。
什么意思呢?
打个比方就是,以前感冒发烧就可以去医院看医生,现在要求你发烧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不然你去了医院也不接待你。
你们可以想象如果这一切发生在中国,还会觉得是「小题大做」吗?
就如同张文宏最近所说的「只要够速度,我们就有可能打败这个征服了全世界的超级病毒」。
所以我们会看到,无论是这次的广州速度,还是深圳、上海、北京,几乎都秉承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秘诀。
例如深圳,在 1 月 7 日发生疫情后,当天凌晨,病例流调经过的区域全部封控,封控区所有市民全部参加核酸检测。
这通知有多临急临忙?连当天婚礼举行了一半的新婚夫妇都被通知回去做核酸。
正是在这种速度反应下,昨天深圳宣布初步遏制疫情。
从发现疫情到遏制,深圳只用了 8 天。
更让人动容的是,在这样的速度防疫之下,深圳还能做到人性化防疫。
最近频繁上热搜的深圳卫健委,就因为霸气回应让人心暖。
类似 1 月 7 日晚,有孕妇因为没核酸证明无法入住医院,因为情况紧急,他们联系了深圳卫健委。
不到一个小时,孕妇被顺利安排入住。
此前龙岗区神舟电脑大厦突然封控,市民爱玲刘在楼内的三只宠物猫无人喂养。
她联系深圳卫健委不到一小时就有工作人员帮忙喂养。
这些都是在体现着一个城市的防疫速度与责任心。
上海就更不用说了,直接以「一间奶茶店」为了风险区域,将影响范围控制在最小的同时做到精准抗疫。
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方式熬到新冠特效药的出现,会不会真的创造了一种新的奇迹。
以广州昨晚的来说,这种虚惊一场看起来好像小题大作,但却是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
倘若昨晚确实是发生了疫情,那么广州的这一系列做法,就是第一时间的封控与清零。
而如果没有,那也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当然,我们必须要意识到一点,不是所有城市都是北上广深,其他地方没有那么多的经济实力来撑起这一切。
那是不是意味着,这种经验并没有什么用?
其实不然。
也许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北上广深的资源和能力,但我们也需要这种能力的存在。
特别是,一线城市动辄两千万以上的人口,又以外来人员居多。
半个月后的春节,大部分务工人员都会选择返乡过年,如果将所有的风险都扼杀在一线城市,那是不是就将我们一直担心的过年会反扑的风险就不存在了?
从逻辑去推理,这完全是可行的。
当然,过程肯定会出现很多意外。
但只要方向和方法是对的,意外就可以变成可控,那么精准防疫,就真的是科学先行。
这样去看,还会觉得广州是小题大做吗?
老徐作为生活在广州的一个普通人,我昨天最大的感受是,广州这热搜,撤得也太快了吧。
但我衷心希望,接下来能有更多的城市能跟广州一样。
上热搜快,但撤下来,更快!
只要我们的速度比奥密克戎传播的快,那么战胜它,就绝对不是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