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惊蛰在即,大地春回,万物复苏,又到了春耕备耕时节,3 月 2 日,记者在榆中腹地的小康营、清水驿看到,这里泥土芬芳,一片生机,处处洋溢着一派繁忙的备耕景象。
" 老把式 " 教农民耙苗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日,在榆中县小康营乡翟家湾村的农田里,已经出苗的冬小麦长势良好,当地农民正在为冬小麦耙苗保墒情。针对一些青年农民技术上的缺陷,兰州市农研中心的农业专家谢成俊等农技 " 老把式 " 现场示范,手把手教农民如何进行春季田间管理,以抓好旺苗的 " 控 " 和弱苗的 " 促 ",落实好镇压保墒、追施返青暖苗肥、灌水等措施,夯实丰收基础。
据兰州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冬小麦的种植面积约 4 万亩,主要分布在榆中县小康营乡和永登县河桥镇。目前市农研中心、种业中心、农监中心、农机推广站等单位已分赴各区县开展果树修剪、蔬菜栽培、冬小麦田间管理、农药化肥使用、籽种选用、农机作业等方面的技术示范推广,并会同县乡农技人员实地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农技服务落实在春耕重要时节,落实在农户身边和田间地头。
合作社成了农民的 " 摇钱树 "
春天是希望的季节。榆中县清水驿乡王家湾村是兰州高原夏菜的主要产区之一。当日,记者在榆中水禾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看到,已经出苗的芹菜幼苗长势喜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数十名农民正在种植辣椒、菜花等蔬菜幼苗,一派有序繁忙的劳动场景。
在此从事技术指导的榆中县农技中心杨海兴介绍说:" 合作社主要采用小盘分苗的方式来育苗,这样不仅可节约空间,还极大地提高了育苗数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也是榆中在蔬菜育苗工作中的一种创新。"
一年的庄稼两年务。目前在合作社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可育苗、浇水、施肥、收菜等,全年都闲不下来。据了解,在这里当地及周边农民可随时打短工,薪水也是 " 日日清 ",育苗每天可有 100 元的收入。
可持续提高农民增收能力
今年是 " 十四五 " 开局之年,也是 " 三农 " 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的重要时期。我市根据市情实际,早部署、早动员、提早进行物资储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以保障全市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确保确保打好春耕生产 " 第一仗 "。
我市自 2 月 22 日起,全市农业技术人员就分赴各区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春耕备耕督导调研。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市春耕备耕工作有序推进。红古区部分乡镇红笋、娃娃菜等作物已完成播种,榆中县南部山区及川区已达到播种条件,永登县从南到北陆续开展春播。
乡村要振兴,农业要先行。当日,市农研中心副主任谢成俊说:" 产业兴旺离不开农业技术人员技术指导和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市县乡农业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材料使用、示范推广,进而让农民能够接受,并进行技术指导,使农民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可持续提高农民增收创收能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据了解,今年全市春季计划播种农作物 202.17 万亩。其中,粮食作物 117.28 万亩,预计粮食产量 32.6 万吨;经济作物 84.89 万亩。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文 / 图 / 视频
编辑丨安周霜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