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十三五 " 期间,我国以高技术、智能化、柔性化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不断壮大,涌现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促进了工业体系不断完善、质量加快提升、结构优化升级。
从横跨金沙江的巨型水电站到问鼎苍穹的 " 天问一号 ";从遨游沧海的 " 深海一号 " 到驰骋于华夏大地的 " 复兴号 " 高铁;从 C919 全面进入试验试飞阶段到 5G 手机芯片投入商用。在苍茫太空、在辽阔大地、在深邃海域," 十三五 " 期间的一项项重大工程,彰显中国制造的新高度和新水平。
" 十三五 " 期间,我国聚焦动力电池、增材制造、信息光电子、集成电路、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建设领域,组建了 17 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初步形成了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100 余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补充的制造业创新网络。
眼下,更多地方立足自身发展优势,布局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迈进。深圳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以企业需求为主的创新生态,聚集国际知名企业,嵌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苏州打造纳米 " 产业生态圈 ",形成政府主导、国资推动、市场运作、产业互动的发展新模式。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创新发展高地龙头带动作用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