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2 月 28 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向全球发布《中国减贫学》智库报告。
在报告中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专门用了两份来自贵州荔波的基层素材向全世界诠释了 " 中国减贫学 " 实践。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为什么荔波的两份基层素材能入选 " 中国减贫学 " 案例。
素材案例一:
《瑶山瑶族乡县城移民安置点扫盲工作教案》
这是一份在荔波县很常见的扫盲教案。因为荔波的大多数移民群众,都是来自喀斯特深山区的少数民族,他们当中不少人不识字、年龄大、一辈子没走出深山 ……
为了让他们回家不迷路,适应城市的生活,荔波县创新探索出 "3+2+N" 抓党建引领易地扶贫搬迁新路径,切实加强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通过开展 " 新市民 · 追梦桥 " 工程、" 四点半 " 学堂、" 扫盲课堂 "、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等方式,帮助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群众,快速融入新环境。
从教搬迁户写姓名、认识 1 到 100 数字、拨打 119 和 120 等电话。
到如何使用乘坐公交,如何在超市买东西,生病如何上医院 ……
荔波县不断完善后续政策,压实帮扶责任,确保移民群众 "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
素材案例二:
一份让人暖心的走访帮扶记录
记录中走访的干部,是荔波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业务组副组长、瑶山瑶族乡群团办主任、布依族女干部何春柳,2018 年底先后由乡、 县抽调县城安置点,开展对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帮扶工作。
她虽不是何国强的帮扶责任干部,但因为何国强家人口较多、家庭条件一般,因此何春柳去走访,多次推荐就业信息,帮助何国强和妻子黎美丽实现稳定就业。2020 年 3 月,何春柳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动,这是到 2020 年 4 月止,她到何国强家的走访记录。之后,她一直保持与何国强家的联系。
如今,搬到县城的何国强,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扶贫干部帮助下,他找到了工地务工,妻子黎美丽也在养老院实现了稳定就业。他说:" 现在房子比过去好 1000 倍,生活是过去不敢想象的。" 何国强的经历,正是荔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助推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剪影,众多和何国强一样的荔波贫困群众,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告别生存之忧,摆脱贫困压力,走向新生活。
有一种艰难叫困羁于山,有一种信念叫走出大山。
六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县上下的艰苦努力,荔波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 51 个贫困村实现出列,先后荣获 " 中国全面小康扶贫十佳县市 "" 中国十佳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示范县市 "" 全国精准扶贫先锋单位 " 表彰。
荔波顺利通过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
2020 年 3 月
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荔波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 年 10 月底
全县未脱贫户全部脱贫,监测户全部解除返贫风险,边缘户全部解除致贫风险。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下一步,荔波将按照 " 四个不摘 " 要求,严格执行荔波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 " 十四五 " 规划和国家标准,以 " 五型荔波 " 为目标,以 " 四区联动 " 为主抓手,乘势而上,再接再厉,继续奋斗,统筹推进脱贫成果巩固提升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编辑 彭钥嘉 / 编审 段筠 / 签发 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