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防疫政策层层加码,根源于部分领导干部缺少担当。相较于劳神费力地管控流动人员,把群众限制在家里或 " 一刀切 " 禁止返乡,显然要省心得多。当然,问责泛化也是加剧防疫政策加码的重要原因。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 微信公号(ID:xhmrdxwx)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张典标、易艳刚
1 月 27 日,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明确:" 就地过年 " 政策是分级分类的,各地在政策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目前有的地方采取的 " 一刀切 " 措施是坚决不允许的,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中央这一明确表态,具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张图:中央要求 " 从低风险区返乡持绿码即可 ",到省里却变成 " 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到市就变成 " 要居家隔离 ",到镇里变成 " 核酸证明 + 集中隔离 + 居家隔离 ",到村里变成 " 禁止返乡 "。这张图生动说明了地方防疫政策层层加码的荒唐。
民众响应政府 " 就地过年 " 号召,是对防疫工作的配合。其前提是群众自愿选择,而不是靠随意 " 硬核 " 加码甚至一律劝返。
地方防疫政策层层加码,归根究底在于部分领导干部缺少担当。相较于劳神费力地管控流动人员,把群众限制在家里或 " 一刀切 " 禁止返乡,显然要省心得多。但是,部分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仅会增加基层防疫成本,也会给返乡人员制造麻烦,增加社会矛盾。
当然,地方防疫政策层层加码,也不排除有几分 " 自保 " 考量——有些地方问责泛化,出现疫情不问青红皂白就要问责人。因此,要真正防范地方层层加码,也必须防范 " 问责层层加码 ",问责要精准、稳慎,让领导干部敢于担当,敢于落实精准防疫政策。
监制:易艳刚 | 责编:赵岑 | 校对: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