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健委 23 日早公布的一则疫情流调报告,因为" 只提地点不提人 "而得到多方点赞。北京市 24 日公布的流调报告也隐去了确诊病例的年龄、性别等信息。这项人性化的政策,不再让个人信息 " 裸奔 ",也是在再次提醒大家:我们的共同敌人是疫情,而不是那些不幸的感染者。
如何做到既保护患者的隐私,又提醒大众防范风险,是各地一直在不断思考的问题。如今,上海率先 " 打了个样 ",北京紧跟其后学习模仿。从网友们的一片点赞声中可知:好政策可以平复人们慌乱与焦虑的情绪,让大家能够更加安心地融入疫情防控的大局。
向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是传染病人的义务,但这是建立在防控的目的之上,不能因此而置患者个人信息于完全透明的状态。不伤害个体的尊严与隐私,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素养,相关信息的公开必须遵循 " 必要关联 " 和 " 最小侵害 " 原则。
" 只提地点不提人 " 的流调公布方式,是我们在疫情防控实践中,总结出的又一个可以全国推广的有益经验。当我们与病毒之间的拉锯战持续时间越长,心理上的焦躁与不安就越需要得到及时的干预与疏导。如果患者个人信息遭到过度使用,受伤害的将不仅是患者个人,更是整个防疫大局。掌握好疫情防控与个体尊严之间的分寸,还需要继续用心寻找科学、合理的答案。
网友:点赞人性化流调
号称绚烂浪漫又安全?这个网红产品,遇电池竟瞬间点燃?!有人引发山火,已被行政拘留 ...
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
监制:柯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