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了,西方媒体又渲染中国人 " 少吃肉改变地球 " 了。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 1 月 22 日刊文,标题这样问道:" 中国如何通过从菜单上撤下肉类来改变世界?"
作者以素食餐厅在中国一线城市广受欢迎、国际餐饮品牌也在中国大力推动人造肉为切入点,大篇幅介绍了人造肉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并对中国的人造肉经济充满期待。
文章称,中国正处于一场 " 植物蛋白革命 "," 中国消费了全球约 28% 的肉类以及一半的猪肉 ", " 和世界其他迅速现代化的社会一样,今天的中国人也在接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
虽然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的人造肉发展,但作者还是有意无意地把中国人吃肉和全球环境问题联系到了一起。
文章称,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占所有人为温室气体的 20% 至 50%,因此寻找替代性蛋白质对减少碳排放至关重要," 若将中国畜牧业减半,可能让二氧化氮排放量减少 10 亿吨。"
文章还援引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系主任尼克 · 毕斯利(Nick Bisley)话说:" 除非你把中国也拉进来,否则你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什么都做不了。"
西方媒体似乎很喜欢拿中国肉类的消费总量说事,但以人均来看,不少西方国家在肉类消费方面远超中国。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4 年的数据,人均肉类消费量最多的依次是澳大利亚(90.3kg),美国(90.1kg),阿根廷(86.6kg),欧盟国家平均水平是 64.9 公斤。中国的人均肉消费量排在众多西方国家后面。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曾呼吁,为了环保,美国人要改善饮食习惯,减少摄入红肉、汉堡等。但从美国前两届政府的态度来看,他们也没大力推动美国人少吃肉。
例如,美媒 VOX 在 2016 年的一篇报道中指出,奥巴马政府一直不愿鼓励民众少吃肉。而特朗普时期的副总统彭斯更嘲讽哈里斯:"我们不会允许拜登和哈里斯让美国人少吃肉。"
事实上,《时代周刊》的这篇文章也意识到,要让美国人接受植物蛋白更困难,因为美国有着强大的肉类行业游说团体,以及围绕着牛仔和牧场的 " 建国神话 "。而中国 " 从唐代起,仿制肉就广受佛教徒的欢迎,他们用豆腐代替鱼,用芋头代替虾 …… 现在每个中国超市都有琳琅满目的豆制品和面筋制作的仿制肉。"
近几年,西方媒体和环保组织时不时 " 关心 " 中国人的吃肉问题,更打着降低碳排放的招牌,好像中国人少吃肉才是 " 拯救地球 " 的关键。
然而在碳排放问题上,中国已经交出了不错的答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0 排放差距报告》指出,二十国集团成员中,包括中国、欧盟等 9 个国家及地区有望实现其 2030 年国家自主贡献承诺,而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 5 个国家,预计将无法实现其承诺。
来源 | 观察者网 文 / 王恺雯
编辑:赞赞
责编: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