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 " 开门写报告 我来献一策 " 活动中,安徽芜湖的朱女士提出了《建议泰安市完善普及社区食堂的 " 尊老敬老 " 功能》的建议,希望我市着手成立服务老年人的社区食堂,满足居家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就餐服务需求。
外地市民来献策,建议成立公益属性的社区养老食堂
来自安徽芜湖的朱女士是一名退休教师,平时比较关注养老问题,又有亲戚在泰安,所以在看到泰安市政府研究室联合泰安日报社开展 " 开门写报告 我来献一策 " 建言征集活动后,提出了关于成立服务老年人的社区食堂的建议。
" 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社区食堂建设,建成老百姓心中的‘阳光食堂’,强化规划设计、严格政策支持,把各项硬件标准做到实处,把食安规范当成惟一标准,让更多老年人共享社区食堂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朱女士说,她心中的社区食堂,是具有公益属性的餐饮服务项目,应突出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专属服务的功能,同时,应注重兜底保障功能,将社区内 65 周岁以上的低保户、残疾人、特困群众以及 70 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纳入社区食堂价格优惠范围,并发动志愿者、义工队伍为社区内有送餐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
社区设 " 暖心食堂 ",老年人社区养老 " 食无忧 "
两大勺菜,一个松软的大馒头,再配上一碗热乎乎的粥 …… 吃着可口的饭菜,老人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1 月 15 日 11 时 20 分左右,记者在粥店办事处枣行社区 " 暖心食堂 " 看到,社区不少老人正坐在一起吃午饭。
" 暖心食堂 " 是枣行社区联合泰山养老中心,为解决老年人 " 一餐热饭 " 问题而成立的一个社区食堂。除了为老年人提供餐食," 暖心食堂 " 的志愿者还专门打好饭菜,为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 孩子都在外面工作,以前都是自己在家里做饭吃,去年 7 月份‘暖心食堂’成立后,我就一直在这里吃饭,吃完午饭就回家休息,不想回家时,就在这里玩会儿再走。" 今年 67 岁的社区居民赵炳香说。
我市建成 30 个 " 幸福食堂 ",破解老年人吃饭难题
位于邱家店镇的北王庄村,有 386 名 60 岁以上的老人,困难人口 33 人,村里以老、弱、病、残,无劳动能力者为主。为此,泰山区民政局采用 " 村级投入硬件设施、社会组织托管运营 " 相结合的建设运行模式,发挥慈善资金救助济贫作用,开办 " 幸福食堂 "。" 幸福食堂 " 设置了厨房、餐厅等,实行困难户免费、80 岁以上老人 2 元、70 岁以上老人 4 元的无偿或低偿收费标准。在进一步总结 " 幸福食堂 " 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泰山区民政局与泰山区花香四季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共同建成了功能更加全面的幸福驿站,增加了面向老年人的休闲娱乐、生活照料、心理疏导、亲情陪伴等服务,更好地满足了农村养老需求。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摄影记者 陈阳 编辑 乔雨晴 审核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