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21 世纪以后,中澳经济的互补性让双方经贸关系日益密切,比如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得益于中国需求的提振,澳洲才成为当时唯一未现衰退的西方发达国家,该国所有言论都在说:澳大利亚之所以幸运全靠中国。然而,这次新冠危机来袭,对华采取一系列错误行动的澳大利亚再也不是当初的 " 幸运儿 "。
澳大利亚历来属于外向型经济体,极度依赖国际市场,独立性较低,其出口支柱产业分别是矿业、农业和留学生教育业。但在一系列谜之操作下,澳大利亚自吞苦果。
矿业方面,以铁矿石和煤炭为例,据澳媒统计,在 2019 年 -2020 年期间,澳对华出口的铁矿石占其出口总量的 87%,交易额达到 1020 亿澳元。但如今澳对华铁矿石出口可谓 " 江河日下 ",今年 7 月份大跌约 12%。
而且由于我国提高进口产品的检疫标准,11 月前三周澳洲煤炭对华出口已经暴跌了 96%,目前滞留我国近海的澳洲运煤船已升至 82 艘,这些货物运载着 880 万吨煤炭。分析指出,2019/2020财年澳大利亚资源出口总值将损失340亿澳元。
除了以往的 " 赚钱利器 " 没有发挥作用以外,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大麦、牛肉、食糖、龙虾等农产品也因为质量 " 不过关 " 正面临危机。例如,为了保护我国葡萄酒产业,从 11 月 28 日起,我国将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以保证金的形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各公司保证金比率为自 107.1% — 212.1% 不等。
西澳大利亚大学珀斯美国 - 亚洲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受到澳洲错误行动影响的7个行业对中国的出口总值为477亿澳元(约合2306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193亿澳元的商品出口,以及121亿澳元的教育服务和163亿澳元的旅游服务。
令人费解的是,和中国在经济上有着如此紧密联系的澳大利亚,为何动不动就对华讲些难听的话、做些难看的事儿?虽说个中原因很复杂,但简单归纳,主要是这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澳大利亚想要甩锅,为其经济不好找借口。澳大利亚有一个黄金纪录,该国经济增长连续保持了 30 年。但是今年初澳洲经历了全国性的大火、紧接着新冠疫情来势汹汹,遭遇双重打击的澳洲经济结束了 30 年的辉煌。
据 IMF 最新的预测,2020 年澳洲经济增速会萎缩 6.7%。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当局为了稳固地位反过来归罪于它的最大贸易伙伴,这个说法颇有些颠倒是非的意味。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澳洲均站在西方阵营,一战时期的澳新军团,二战时期澳大利亚抵抗日本的侵略就是明证。而二战之前,澳洲各种外交政策都是一边倒地追随英国;二战之后澳洲又开始追随美国,任凭差谴。实际上就是哪根大腿粗就抱哪根。
再者,中国加大与南太平洋岛国的经贸往来,刺痛澳大利亚的敏感神经。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的大海上,几乎是孤悬海外,周边只有一群国小力弱的群岛或岛屿国家,因此澳洲也成为南太地区的龙头老大,会给附近岛国提供经济援助,是这些岛国的第一大援助来源方。
然而,过去一二十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岛国的旅游需求和投资需求都在上升,基于互利共赢和相互尊重,大洋洲和中国建交的国家中,几乎所有的岛国都已经和中国签署了 " 海外基建计划 " 合作文件,这也增强中国在这些岛国的经济影响力。
但在有着 " 霸权思维 " 的澳大利亚眼里,这是动了它的奶酪。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澳大利亚的一些不友好的举动,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