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全市三个特色精品村之一
坐落在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的港头村,位处京港澳高速以西,北邻花都大道,南接流溪河,距离白云机场 10 公里。作为一座有着 600 多年历史的古村,港头村文化底蕴深厚久远,有 " 曾子文化 "" 书香文化 " 等多重文化名片。2014 年其被建设部评定为中国传统村落,山、水、田、林、塘等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形成了颇具岭南特色的自然村落格局。
2019 年,市住建局将港头村列入全市 3 个特色精品村之一,拟结合周边旅游资源,引入国内外知名建筑大师通过微改造共同打造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以点带面实现乡村群的全面振兴。但现行控规编制于 2010 年,港头村所在片区定位为花东镇新镇区,以居住和公共服务配套功能为主,采用城市化开发模式,与片区新定位存在较大冲突,需进行整体优化。
对此,控规提出,目前港头村已不具备大规模城市化开发的条件,亟需结合乡村群保护与利用对地区规划进行优化。现行控规以二类居住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为主,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 2.2-2.8,商业金融业用地容积率 2.4~3.5。本次规划落实现状村庄建设用地,容积率 1.6,村庄总建设量为 43.9 万平方米。
新增建筑高度不得超过 30 米
三面环山,南接流溪河,古村面朝田野,景观格局良好——港头村具备优越的生态优势。与此同时,古村内具有连片保留完好的历史文化建筑群,建筑风貌及格局具岭南特色,被广州市选为重点打造的岭南特色精品村。
在产业优势上,现状村内有规模化的无花果基地、农业科普园及自然探索基地等,已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根据最新规划,港头村未来定位将以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为引领,打造以现代设计品读、乡土文化创意、郊野体验度假、宜居岭南家园相结合为特色,体现岭南乡村新风貌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完善乡村群的旅游配套及公服设施,打造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以点带面实现乡村群的整体振兴。
具体来看,本次规划范围南至谢岭,北至花都大道,西至南塘山,东至长山岭,面积 295.4 公顷。控规调整保留港头村及水口营村的原村落形态及自然生态环境,同时结合特色精品村建设落实 5 大旅游配套项目,包括精品酒店、艺术工作坊、文化艺术展馆、精品购物、特色餐饮、游客服务中心及停车场。
在高度控制方面,《中国传统村落花都区花东镇港头村保护发展规划》要求,相关项目建设采用新增建设用地实施建设的,建筑总高度不得超过 30 米,且须与现状建成区域之间形成递进过渡,建筑高度与现状建成区之间距离的比值不大于 1,为传统村落保障外部空间尺度。
规划停车位 350 泊
极具岭南特色的港头村建筑如何保护与活化,无疑是此次控规的重头戏。对此,控规提出,对古村将进行保护和活化,古村建筑分为修缮复原类、加固翻新类、拆除改造类这三大类。将邀请国内外建筑大师,对现状建筑进行再创作,以创意研发、艺术创作、岭南文化展览、休闲旅游为主要功能,提供多样化的创新空间。
会上,有规委会委员提出,应该通过这次规划,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同时将外来游客生活与村民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让二者有所交织。
对外交通上,控规将调整区域路网,基于古村整体保护和片区新发展定位的需要,合理调整花狮大道和花景大道线位,保证区域交通联通,采取预留道路线位进行控制。南部规划主干路的线位向南微调,避让现状无花果种植基地。而内部路网方面,在港头村及水口营村现状村道基础上新增 2 条支路,同时规划 2 处社会停车场,泊位 350 个。
采写: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通讯员 穗规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