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娱乐圈有烈女传,我想一定少不了她的一页。
烈女一词,被杨千嬅唱得轰轰烈烈。可以为爱生不可以为爱死。像是活过了好几世,什么都看得通透。
郝蕾 15 岁时就考上了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18 岁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她一步步朝着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前进。
1997 年,仍在大学期间的郝蕾出演了青春剧《十七岁不哭》而一炮走红,红得猝不及防,让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她为这突然的名气苦恼不已。
当时,导演娄烨曾几次邀请郝蕾演《颐和园》,而郝蕾顾虑到男友的感受,拒绝了几次。
而娄烨却认定,郝蕾就是余虹。
或许是郝蕾太爱这个剧本了,最终郝蕾接演了。
邓超与郝蕾也因此分手了。
郝蕾曾形容这段恋情是“这辈子最惊心动魄的爱情”。
《颐和园》是 2006 年娄烨导演的一部爱情文艺电影。
为什么叫颐和园?
娄烨说他觉得余红和周伟最美好的瞬间是在颐和园湖面上泛舟的场景,虽然这个场景很短。
但那时两人的状态都非常好,尺度大胆的性爱描写,情感、肉体和灵魂都高度融洽。
同年 9 月 1 日,因该片涉及 1989 年春夏之交的敏感事件,该片未通过审查。
金钱、名利等等让流量明星们趋之若鹜的光环,都不是郝蕾所看重的,对她来说,最重要的永远是一个职业演员应该具备的敬业精神。
一年后郝蕾在微博公布生下双胞胎并晒出兄弟俩的脚印。
譬如红极一时的辛芷蕾。譬如被许多人熟知的谭卓。
谈到演技,郝蕾一针见血。
什么炸裂式的表演,非常可笑,所谓的爆发力都是表演系学生大二就该做到的。有些演员喜欢演疯子,显得有爆发力,这就是所谓的演技吗?
在表演上,郝蕾从不愿妥协。
知乎上有个问答:如何评价演员郝蕾?
有个答案获得高赞:这个时代配不上郝蕾。的确,她坚持好演员,一定是带着灵魂与角色站在一起的。
她就是那个为戏痴狂的郝蕾。
最后,分享郝蕾的《氧气》。
这首《氧气》,郝蕾唱得饱含灵气,唱得艳冶、颓丧、浓烈,声音的性格似乎也恰恰映射了人的性格本身。
曾有记者问她:多年之后,你希望人们提起郝蕾这个名字该如何评价?
她说,一个值得尊重的女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