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芳林新叶催陈叶 "。一个社会犹如一棵大树,活力越足,越能长出新枝叶。各种职业的不断推陈出新,是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活力的一面镜子。新职业成大学毕业生的 " 新宠 ",既反映了青年一代有别于传统的择业观,也折射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我们应该乐见这一现象,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欢迎更多新职业的诞生与繁荣。新职业意味着创新,少不了对某些传统观念的挣脱。有些新职业产生之初,甚至可能被当作不务 " 正业 ",比如,宠物摄影师难免会遭遇 " 给狗照相 " 之类的戏谑和质疑;电子竞技员也会被简单地定义为 " 打游戏 " 的一群人……新职业是社会包容度的 " 试金石 ",当我们给予新业态、新模式更多空间、更多包容,就能为新职业的生长提供更好的土壤。
每一种新职业的出现,都意味着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门,都是创新创造的结果。"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的潮流势必会催生更多新职业,而一个新职业可能会形成一个新行业,一个新行业便是一片新天地。因此,思路打开来,脚步踏出去,才可能开创一片新天地。只要劳动者的个体价值得到体现,任何一技之长,都可以享有出彩的机会。
往纵深里看," 新 " 和 " 旧 " 从来都是相对的概念,职业选择不一定非此即彼。新的时代,只要不拘泥于传统择业观念,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岗位,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就无处不在。而要抓住机会,保持与新职业的 " 连接 " 能力,就不能放弃学习与创新。唯有主动拥抱变化,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用智慧火花点亮更多创造性工作,不断打开人生新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