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职业航空评测博主 Sam 最近来到了新晋“网红打卡地”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做了一次深度测评。
Sam 说,对旅客来说,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是机场的交通是否便捷。因此他选择了最快的交通方式,乘坐设计时速 350 公里的京雄城际铁路前往机场。
到达机场后,Sam 的首要任务是迎接一位来自英国伦敦的客人 —— 参与设计大兴国际机场的外籍建筑师克里斯蒂亚诺。
这位建筑师告诉 Sam,机场“凤凰展翅”的空间设计能让自然光透过玻璃倾泻下来,使旅客在等待航班时感到放松。
站在航站楼的核心区,能看到每个延伸翼(指廊)的最远处,穹顶的透光引导性设计能让旅客更快找到登机口。
克里斯蒂亚诺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性化的人设,“即使这是一栋非常巨大的建筑,但它一点也不吓人。”
此外,支撑航站楼的不是普通的直立柱,而是曲线的 C 形柱,8 根 C 形柱撑起了核心区 18 万平方米的屋面。为实现这个创新的设计,建设者们攻克了诸多世界性建筑难题。
在随后的体验中,Sam 还切身感受到,自助托运、刷脸值机等“黑科技”的助阵让旅客全流程办理更便捷。
Sam 说:“走出车站,我就已经看到了很多办理值机手续的柜台,这就是大兴国际机场的美好之处。它的一个功能就是交通枢纽,无缝连接到机场。”
他还专门去打卡了一些非常值得看的“地标”,再现北京中轴线上经典景观的浮雕、航站楼里的中式庭院 ……
这次深度测评的最后,Sam 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与同样在今年开放的伊斯坦布尔机场做了个对比。
他注意到,两者都是规划年客流吞吐量 1 亿人次的巨型机场,但是大兴国际机场的设计更“聪明”,因为旅客从一端的延伸翼走到另一端的最远处也只需要大约 10 来分钟。
看完这期测评的海外网友表示,太专业了,没想到大兴国际机场的设计有这么多门道。
“我唯一能说的是哇哦。令人惊叹的机场。”
“目前为止对大兴国际机场最棒的报道。”
“就因为这座建筑我想去中国看看。”
还有网友激动地表示:“下次到中国,请去测评中国商飞 C919。”